邓铭心 - 海水冲厕|新‧潮

审计署最近审视了水务署冲厕水供应管理的情况,报告内提及主要两方面建议,包括加快推动转用海水冲厕,以及改善处理咸水管渗漏。

食水非常珍贵,早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政府为了节约用水,首创以海水代替淡水冲厕。现在世人都知这好东西,各地争相仿效香港,以海水冲厕,既可减少浪费食水,又可善用天然资源。资料显示,香港以海水冲厕,每年可节省约三亿立方米食水,即大概两成的总水用量。

然而,悭水工程并不简单,世界上能广泛使用海水冲厕的地区仍不算多,因为虽然冲厕水不用达到饮用水标准,但依然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处理。首先要除掉杂质、消毒,保证海水水质达到可接受程度,连颜色、混浊度、气味等都有要求,才输送到大厦使用。

截至二○一五年,香港的冲厕海水管网覆盖率已达八成半人口,以前一些地区,例如新界西北及薄扶林区内的楼宇,现也可转用海水冲厕。

然而,公共管网有了,入屋的步骤却受到不少阻力,以致审计报告都认为,水务署推动海水冲厕缓慢。

事实上,不少用开淡水冲厕的市民,误会海水冲厕不衞生,又以为海水会伤喉管而不想转,当然不会啦。

法例规定,现时所有大厦都有咸、淡水两套喉管设备,而咸水喉更使用抗侵蚀的物料,更耐用。

另外,如果管道网络没问题,屋苑住户却没合理解释不进行淡水转咸水冲厕,法例赋予水务署,有权撤销该屋苑的淡水冲厕。不过,至今水务署都太好人,没行使这权力,以致自己吃了审计署一棍了。
邓铭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