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 - 花样少年,如刀目光|星之栏

生于忧患,成长于天灾人祸中的少年,与太平盛世人,有甚么不同?

香港出姜涛:俊美甜蜜,天真可爱,翩翩俗世的小王子。

日本出羽生结弦。同样是俊美甜蜜,天真可爱。甚至爱穿闪石薄纱透视装,抱「小熊维尼」公仔,常公开大哭大笑,真情流露。

两位俱是表演者,万人迷。为自己的事业,倾力以赴,背后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是羽生多了一样:在面对困难的一瞬间,目光忽然变得非常凌厉。带杀气,像刀锋闪过。那一刻,花样美少年像化作「金刚」上身,潜力爆发,生人勿近。

然后缔造奇迹。像完成超高难度动作。又像二○一七年,赫尔辛基之役,反败为胜,史称「大逆转」。

羽生不会像一朵花般凋谢,过程一定非常壮烈。像北京冬奥,尝试人类从未试过的自转四周半。你不敢?我敢。你不跳?我跳。二○一九年,在日本埼玉县公开赛,首次击败羽生的陈巍,曾表示:「四周半这么难的动作,交给羽生哥吧!」

这位美籍华人,正是太平生长。今年在冬奥夺冠,效率第一,做齐大会指定动作,无灾无难到公卿。出奇的是,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观众,竟一面倒支持羽生,为他叹息。反而冷待新崛起的冠军状元。

遗憾在于,没有人会怀疑羽生,那种如钢铁般的意志。可是年龄毕竟是障碍,肉身经不起多次的损伤与摧残,在溜冰场上,「二十七岁」已属高龄。

羽生完全知道自己的极限。正常人会选择奥运「三连金」,甚至「两连金」已收货,全身而退,趁势收篷。怎会冒险试「四周半」?分别在于羽生,曾经历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家乡仙台,全巿被毁。那种无常,以及生存下来的内疚感,成为他一生的动力。否则,只会在「悲伤哀悼,永远怀旧」的日子中度过。于是羽生去了另一个极端: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追求新高峰。

传媒曾多次与他重访「三一一」的灾场。每一次他都热泪盈眶,曾多次捐出比赛奖金,参与灾后重建,不惜倾尽所有。甚至为「继续试跳四周半,不断跌倒,因脑震荡而死在溜冰场上,也是值得的」。

正是「生于忧患」,与正常成长的年轻人,所存在的最大分别。

香港的新一代,俱是在社运\防疫\留港\移民等,动荡不安的环境长大,习惯无常是正常。

适应力高,应变力强,一定比我们优胜。父母可以放心了。www.winghongdon.com
本栏长刊于《星岛日报》专栏版
康子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