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启动内置的「测谎机」
骗子无处不在,所谓「桥唔怕旧,最紧要受」。骗徒以假乱真的手法层出不穷,也日趋成熟及「讲究」,往往会「精心设局」,以看似正规的「小甜头」拉拢一些偶一不慎的专业人士对号入座、担当骗局剧本中的角色,塑造较高的「可靠性」来欺骗更多受害者。无论有多少经验,只要一时松懈就可能招致损失,情场如是、商场如是、政局也不例外。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要带眼识人,不要好心做坏事。
在英国高等法院最近有两宗案件引起法律界哗然,因为有骗徒成功充当物业卖家骗走了买方的大笔金钱后逃之夭夭、人间蒸发;最后法官接受买方的要求,判被蒙在鼓里的卖方律师(甚至是买方的律师)「填氹」。
且说其中一宗案件,骗徒冒充是拥有英国某物业的富豪,先打电话给一间律师行讹称急着要把英国的某楼房按揭、套现来购买杜拜的房地产,还要求律师尽快联络另一位专职银行按揭的律师办理有关手续,说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然后又以看似合理地因时间「迫不及待」愿劈价四分一急售物业用来完成杜拜交易的「限期」。可能受到唾手可得利益的诱惑、被骗入局,尽管是专业人士也不假思索,火速配合「完成」英国楼房的买卖,把收到的大笔金钱扣除律师费后就发放给讹称是「业主」的骗徒。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内置的「测谎机」,要观察聆听最诚实的身体反应,要勇敢面对现实,明智客观分析事物,明是非、辨善恶、识好歹,避免沉溺在too good to be true浮沙般的骗局中。
律师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陈晓峰
在英国高等法院最近有两宗案件引起法律界哗然,因为有骗徒成功充当物业卖家骗走了买方的大笔金钱后逃之夭夭、人间蒸发;最后法官接受买方的要求,判被蒙在鼓里的卖方律师(甚至是买方的律师)「填氹」。
且说其中一宗案件,骗徒冒充是拥有英国某物业的富豪,先打电话给一间律师行讹称急着要把英国的某楼房按揭、套现来购买杜拜的房地产,还要求律师尽快联络另一位专职银行按揭的律师办理有关手续,说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然后又以看似合理地因时间「迫不及待」愿劈价四分一急售物业用来完成杜拜交易的「限期」。可能受到唾手可得利益的诱惑、被骗入局,尽管是专业人士也不假思索,火速配合「完成」英国楼房的买卖,把收到的大笔金钱扣除律师费后就发放给讹称是「业主」的骗徒。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内置的「测谎机」,要观察聆听最诚实的身体反应,要勇敢面对现实,明智客观分析事物,明是非、辨善恶、识好歹,避免沉溺在too good to be true浮沙般的骗局中。
律师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陈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