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美人生——本港先进思潮发源地

  每次路过花园道的梅夫人妇女会,不由赞叹,香港人争取女权,比欧美不遑多让,令这一座法定古迹,犹如一块丰碑,标志着香港人的伟绩。
  上世纪初,打字机设计成熟,文书职位增多,大大提高女性的就业机会。不少欧洲女士漂洋过海,来港打工,她们的住宿需求,引起社会关注,当时港督梅含理夫人(Lady Helena May)于一九一三年倡建一座外籍女士宿舍,收购了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土地女,由何甘棠等多位社会贤达出资,三年后建成梅夫人妇女会主楼。时至今日,主楼女生房间楼层仍禁止男士入内,而由网球场改建而成的副楼,则设十六间出租房间,供会员男女租住。
  鲜为人知的是,除了是女士居所,梅夫人妇女会是女权重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富人家聘用「妹仔」,不少受剥削,甚至性侵,当时基督新教团体领袖发起反蓄婢运动,教会人士、保良局等先进人士经常在梅夫人妇女会密会,共商大计,最后逼使殖民政府立法取缔「妹仔」。所以,这座外形属维多利亚及爱德华古典复兴式的建筑物,是本港先进思潮发源地之一。
林月庭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