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食经——饮食和疫症

  近来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都离不开肺炎疫情,有关疫症起源其中一说就是因为食野味。一直以来饮食和疫症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类为了生产食物饲养禽畜,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紧密交流令病菌有机可乘;同时我们的饮食习惯因应各类疾病而改变。
  相信大家对早阵子因禽流感而无活鸡供应一事记忆犹新,坊间渐渐用冰鲜鸡取代新鲜鸡,而非洲猪瘟亦令猪肉价格飙升,入口冰鲜猪肉亦流行起来。人类于一万一千年前从狩猎转型至农业,人类跟禽畜互动的时候,无可避免地跟各样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一起生活。
  亦因为这个原因,当欧洲人于十六世纪登陆南美洲时,随之而来到美洲大陆的天花把当地的印加人几乎杀清光。背后主要原因就是南美洲本身没有甚么哺乳类动物,印加人从未接触过牛、羊,结果对天花这种偶蹄类动物身上的病毒毫无抵抗力。反之西班牙人数万年来畜养牛羊,身体早已对这些病毒有抵抗力,结果西班牙人在天花的协助下殖民南美洲大部份地方。
  人类跟病菌的战争永无止息,动物把病毒传染给人类,而人类利用各种方法铲除病毒。要解除疾病的威胁,其中一个比较可取的方法就是减少摄取肉类。人类为了生产更多肉食,不断开拓新的土地来饲养禽畜和生产饲料,过程中破坏天然地貌,有机会令潜藏在野生动物的恶菌传给禽畜,再转而传染人类。
  近年的疯牛症、禽流感和各种奇难杂症可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警告方式,若我们不反思我们的饮食模式,人类将会面对更大的威胁。
刘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