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康 - 香港隐形富豪多 | 神耆商机
一位从事高端理财顾问的朋友,早前在一个偏旧的私人屋苑设置展位,吸引潜在客户。我好奇一问:「你的客户通常不是住在豪宅区吗?为何会选择这里?」朋友笑着低声解释:「那些穿着旧T恤短裤的伯伯,推著买餸车的师奶,往往才是真正的隐形富豪。多年经验告诉我,全身名牌的有时只是门面,而低调街坊打扮的,银行户口随时多几个零。」
根据2025年调查,香港拥有净资产超过2.3亿港元的超高净值人士多达17215人,即每442位港人便有一位是「亿万富翁」。这种财富积聚亦反映在瑞银《全球财富报告2025》中,本港人均财富约471.9万港元,排名全球第三。不过,这些「隐形富豪」在街头巷尾却难觅芳踪,他们选择极低调的生活方式,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有企业老板坦言:「经过多年理财与人生起伏,有钱人往往更懂得节俭和谨慎,把更多资金投放于长线投资,避免豪华消费。随着年纪渐长,六、七十岁的富豪更显淡泊名利。」此外,本地富豪的财富多集中于金融资产如股票、基金及保单,流动性较低,变现并不容易,因此帐面富有不等于随时现金充裕。
另一位历尽商场风浪的前辈则分享:「低调,并非单纯为了避人耳目,更是为免招来过多关注和非议。高调炫富往往惹来负面评价和不必要的麻烦。」不少富豪选择「无声炫富」,例如只在外地旅游时大手笔消费,或在圈内以「识得欣赏的人自会明白」的方式低调显示身份,而非公开宣扬。
「闷声发大财」不仅是对成功秘诀的保护,更是避免竞争对手觊觎的智慧。正如一位智者总结:「除了父母,没有人会无条件为你好。低调,不单是处世之道,更是自我保护的屏障,让人远离羡慕、嫉妒与恶意。」
健康教育基金会主席
关志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