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康 - 给老板做多少人情? | 神耆商机
一位家底丰厚的长者最近娶新抱,亲家是城中超级富豪。这位新翁分享道:「一晚使咗我差唔多成千万,『肉赤』之余,传媒还报道是由女家『埋单』。」朋友打趣说:「场面咁盛大,人情应该收到手软吧?随时赚到钱呢!」新翁随即摆摆手,带点无奈笑道:「礼物就堆叠如山,至今连包装都未得闲拆开。」
另一位前新翁感同身受:「我屋企有一间房专门放『唔等使』嘅礼物。人情这个题目向来微妙。普通人去饮宴有公价人情,但做人情畀老板道理就好深奥,畀得少怕失礼;畀得多,自己『肉赤』之余,喺主人家眼中可能都只系『湿湿碎』。所以,好多人宁愿送礼物代替贺金,如:字画、摆设、名贵杯碟,甚至特别订制饰物,刻上名字。这样虽然体面,但日后转送他人就不方便,主人家想『处理』都难。」
一位大前辈补充:「我最怕唔系收礼,而系别人答谢我时,硬要请我食饭。一来年纪大,饮食要清淡;二来问我钟意食咩,菜式简单惊人觉得我睇唔起人,叫得贵又怕人破费,加上我已经进入人生倒数阶段,时间稀缺。心领就好,何必又食饭?然而,偏偏别人盛意拳拳,我又却之不恭!
仲有,我最怕人同我争埋单,好似打交咁。轮流请都最好免,因为要记住边个请过,好麻烦。我畀就得啦,食饭最紧要大家开心,无谓费心神。不过,我同证监会或者上市委员会嘅朋友食饭,就一定『AA制』,瓜田李下,无谓为人添麻烦。」
人情世故,贵乎真诚。有些长者可能更享受一盅清茶、一席闲谈,胜过山珍海味。人情不是交易,而是一种理解和体贴。知道对方真正需要甚么,比「做足规矩」更重要。毕竟最难还的,从来不是钱债,而是「心债」。
健康教育基金会主席
关志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