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豪 - 艰难平衡 | 二叔公启事录
在连续3年录得赤字的压力下,财爷上周公布的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审慎有余,进取不足,以「小修小补」的方式应对结构性财赤问题,但似乎未见根本解决方案。
看看数字便知端倪——根据预算案公布,2024/25年度政府赤字为872亿元,但若扣除1300亿元的发债收入,实质赤字情况更为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过往几年,财爷对于达致财政平衡的预测一再后延,这种不断修订预测的做法,反映问题比预期更为复杂。
今次《预算案》对中产阶层影响尤甚。薪俸税宽减上限由3000元减半至1500元,较高峰期的3万元「蒸发」九成半;2500元学生津贴取消;机场离境税由120元加至200元;同时研究向离境私家车征收「边境建设费」。这一系列措施加重了夹心阶层的负担,不少中产人士已慨叹「开源节流」变相「肉在中产身上割」。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预算案中首次明确将「经营帐目」与「非经营帐目」分开处理,强调前者要「量入为出达致盈余」,而后者则可透过发债「填凼」。表面上看这是财政管理的新思维;但实质上恐怕是为日后持续赤字找合理化说辞。
放眼区内,新加坡去年GDP增长4.4%,甚至能向每个家庭派发800坡元购物券,香港就显得相形见绌。当然,有意见认为香港面临的是「政治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因素,属于非战之罪,也非本地财金官员能单方面扭转乾坤。
然而,面对这些挑战,特区政府实应审视其长远财政策略:是继续以会计思维小心谨慎地延续现有模式,还是拿出魄力,以更具前瞻性的视野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改革?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确保财政稳健的同时推动经济增长,才是解决财赤的根本之道。
霭华押业主席
陈启豪
最Hit
油麻地烘焙店变「面包界Hermès」?入店前先排队再「逐个放人入去」 网民猜测1原因咁做
2025-11-14 15:15 HKT
九旬婆婆北区医院大堂弹琴 路人伴唱《万水千山总是情》 网民大爆婆婆猛料身世|Juicy叮
2025-11-14 13:32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