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豪 - 《预算案》双重任务 | 二叔公启事录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即将公布,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政府如何处理持续扩大的赤字问题。过去3年,特区政府已连续录得「千亿赤字」,财政储备由高峰期的万亿,迅速消耗至目前的6000多亿。今年《预算案》关键,不但在于如何开源节流,更要探索香港经济结构问题的突破点。

  留意政府近期对《预算案》的定调,防止赤字扩大将是今年《预算案》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上个财政年度开支已超出收入近千亿,仅靠发债填补。这样的财政状况若持续下去,势必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根基。

  在经济增长乏力的环境下,政府要开源节流殊不容易。卖地收入一向是政府重要收入来源,但近期楼市表现疲弱,去年撤辣后,楼市交投虽见回暖,但楼价依然未见起色。全港逾120万个私人住宅的总市值减少近4800亿元,每名业主平均「缩水」47万元,反映经济基本面仍待改善。

  放眼环球,美国新一轮加征关税的保护主义措施,正进一步考验香港的经济韧性。香港作为细小开放型经济体,既要应对外围冲击,又要解决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当务之急是在财政纪律和发展需要之间取得平衡。一方面要审慎理财,避免财赤失控;另一方面也要为经济注入新动力,开拓产业多元发展的空间。

  财政储备不是取之不尽的「聚宝盆」,但处理不当更可能影响香港的长远发展。当前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需要在审慎理财的前提下,精准投放资源于新兴产业发展,吸引人才,以巩固香港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优势。

  《预算案》不仅是一份收支平衡表,更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财政紧箍咒下如何让经济重拾动力,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霭华押业主席
陈启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