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豪 - 博弈新局下的定位 | 二叔公启事录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个重大贸易政策,便是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而且明确表示香港同样适用。此举不仅让香港在中美贸易战中「躺枪」,更凸显香港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微妙处境。而自特朗普上任后,国价金价升势明显加速,显见政治狂人带来的不确定性,令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

  美国对香港态度的转变尤其耐人寻味。过去数十年,香港一直享有独立关税区地位,是区内重要的贸易枢纽。然而,今次美方明确将香港纳入对华关税措施范围,显示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正逐步被淡化。美国邮政一度宣布暂停接收中港包裹,虽然一日内翻云覆雨,很快收回成命,但已反映美方对香港态度转变。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官员引述数据指,去年香港产品出口美国约61亿港元,占总出口仅0.1%。然而这些数字背后的影响远比表面更深远,美国这次的措施,矛头明显指向内地电商透过香港转口做法。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就是要堵住这个被视为规避关税的「漏洞」。而香港不再被视为独立关税区,不但影响出口贸易,更有可能打击本港作为区域商贸中心的定位。

  当然,港商亦没有坐以待毙,早自2018年美国首轮加征关税起,香港商界早已开始调整营运策略,有的已把业务重心转向高增值产品,并积极开拓欧洲、澳洲等新市场,也有不少企业专注发展难以被取代的专门技术,在供应链中保持竞争优势。

  未来4年,中美贸易摩擦料将频繁重演,香港作为开放型经济体,不可能独善其身。「危」中是否仍有「机」?关键就看香港能否把握机遇,在这场博弈中找到新的立足点。

霭华押业主席
陈启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