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陆 - 经济环境无改港人储蓄习惯 | 陆叔讲股

中国人传统思想是积谷防饥,过去一年香港整体经济大环境不算太好,香港人的储蓄习惯会否改变了﹖
  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存保会)最新公布了香港人「储蓄安全感」指标调查,这个调查连续第7年进行,调查显示每人每月的平均储蓄金额已达到9800元,较去年增加近一成,再创调查以来新高。每人每月平均储蓄达1万元或以上的受访者占4成,较去年增加6个百分点。
调查:月均储9800元再创新高

  值得留意的是,有储蓄习惯的人维持逾67%,与去年相若,储蓄方式仍然以银行活期或定期储蓄为主,比例高达近8成,较去年多近5个百分点。其中,18至29岁有定下年内的储蓄目标金额的受访者比例高达34%,为所有年龄组别中比例最高,显示年轻人对储蓄有积极规划。

  整体来说,经济环境未影响没有储蓄习惯的人,影响的是有储蓄习惯的人在经济环境不景气时加大储蓄金额,估计是由于银行存款利率依然高企,同时投资环境波动有关。至于「安全感」方面,评分是53.5分,近7成半受访者的储蓄「安全感」评分达50分或以上,与去年相若。港人今年认为平均需要拥有103万元储蓄或流动资金,方能获足够安全感。

退休拥545万储蓄才够安全感

  对于「准退休人士」(50至65岁在职人士)来说,储蓄习惯就起了明显变化,比例超过8成,较2019年有显著上升,增加约10个百分点;平均需要拥有545万元储蓄才有足够的「安全感」以作退休之用,而且最常以银行储蓄(占57%)形式储钱为退休作准备,其次为投资金融产品(占30%)。似乎过去一年,准备退休的香港人更懂得未雨绸缪,但金融市场的气氛也未影响他们对投资金融产品的信心,不过仍以银行储蓄为主。

  香港存款保障计划第一阶段优化措施已于2024年10月1日生效,措施包括每名存户于每间银行的存款保障额由50万元提升至80万元。

  按照存款保障计划(存保计划)成员(即本港持牌银行)的申报,2023年内受存保计划保障的成员银行持有的相关银行存款总额有25850亿元。再者,按计划成员的统计资料显示,当中近9成存款人的存款获全面保障,港人对于存款于银行信心及习惯自然大大增加。

资深独立股评人
陈永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