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荣 - 迎更名与业绩盈喜双重利好 中信金融资产可看高一线|中环晨星
继上周V形反弹后,本周港股再度掉头向下,16000点得而复失。1月30日(周二),恒指全天低开低走,收报15703点,重挫2.32%。考虑到短期投资者情绪仍需渐进修复,叠加外部流动性风险仍存,看好高股息资产的配置价值。方向上,建议围绕有政策刺激的国企改革、中特估、大金融等进行展开,重点跟进释放重大消息面利好的中信金融资产(2799,前称「中国华融」)。
1月26日,中信金融资产发布变更公司名称及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根据公告,中国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China CITIC 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 Co., Ltd.」,以及核准该公司分支机构名称相应变更。于1月25日,中信金融资产已完成了公司名称及公司章程在公司登记机关的变更登记╱备案手续,并取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此次更名,意味「中国华融」的称谓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脱困而成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之一,从此以「中信金融资产」的全新企业形象,进一步融入中信集团发展全局,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增添了新力量。
在这之前的1月22日,中信金融资产发布了正面盈利预告。于2023年,该公司夯坚持实基础、稳中求进与提质增效,加快化险脱困转型发展,发展势头稳步向好。据该公司预计,全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0亿至20亿元人民币之间,而其2022年度录得净亏损275.81亿元人民币,实现大幅扭亏为盈。
边际的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3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中信金融资产持续深化与中信集团的业务协同,积极拓展市场,加强资产管理,对其全年盈利形成积极助力;另一方面,把握特殊机遇成功实施重大投资,改善资产结构,优化资产配置;此外,该公司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和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400亿元人民币,抵减了当期利润,进一步奠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当前,「中特估」政策延续,鼓励央企主动开展市值管理,符合顶层方向且发力空间足,有利于板块整体估值中枢回升。国企改革新的ROE考核之下,更名带来的品牌升级效应,及其与中信集团的深化协同,令中信金融资产基本面释放动力较强。近日,该公司股价整体震荡向上,不妨看高一线,积极跟进。
甄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