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港竞争力需时恢复|恒声集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最新公布的《2023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在64个经济体之中,丹麦连续第二年成为榜首,而本港的整体竞争力则较去年跌两位,位列全球第七,在亚洲地区逊于排名第四的新加坡及第六位的台湾。
IMD以「政府效率」、「基础建设」、「营商效率」及「经济表现」等四大类为指标,评比各地竞争力。若细分析本次香港的得分,在前三个领域的表现都保持稳定水准,政府保持第2位的高效率,基础建设亦由第14位上升至13位,虽然营商效率从第7位微微下跌至11位,但不及经济表现对本次排名下跌的影响深远,因这个指标排名由15位大跌至36位。
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香港在2022年尚未从新冠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而且重新开放时间亦较国际上其他经济体更迟,因此经济表现不佳属情理之中。今年1月香港与内地才终于迎来时隔3年的免检疫通关,以旅游业为例,目前旅客数量仅回升至疫情前的不足五成,经济复苏料想将是长远而稳定的过程。随着香港复常,即使今年欧美市场的需求疲弱,普遍经济预测机构亦认为2023年本港经济会有显著改善,预计将有4%左右经济增长。
从本次的竞争力评比中,可以看出特区政府在推动施政效率及发展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有切实成果。在子项目中,商业法规、税务政策、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以及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都名列前茅,未来香港应该继续巩固这些优势,保留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等的高度吸引力。同时,在本港表现较为薄弱的环节亦应多加关注,例如物价、本地市场、就业、劳工市场等。
传统发达市场踏入衰退期,环球经济重心持续东移趋势愈来愈明显。香港作为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影响的小型自由经济体,海外市场的需求大不如前影响我们的转口贸易,欧美国家的加息周期亦影响本港的金融及营商环境,因此即使处于复苏中,我们亦不可掉以轻心。
所幸香港背靠祖国,只要能积极融入国家的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愁没有提振经济机会。不论政府、企业或是个人,都应该认识到香港当前面临的重大机遇,更应该加强对外宣传,重新建立香港良好形象,吸引更多人才、资金聚集,提升本港竞争力。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IMD以「政府效率」、「基础建设」、「营商效率」及「经济表现」等四大类为指标,评比各地竞争力。若细分析本次香港的得分,在前三个领域的表现都保持稳定水准,政府保持第2位的高效率,基础建设亦由第14位上升至13位,虽然营商效率从第7位微微下跌至11位,但不及经济表现对本次排名下跌的影响深远,因这个指标排名由15位大跌至36位。
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香港在2022年尚未从新冠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而且重新开放时间亦较国际上其他经济体更迟,因此经济表现不佳属情理之中。今年1月香港与内地才终于迎来时隔3年的免检疫通关,以旅游业为例,目前旅客数量仅回升至疫情前的不足五成,经济复苏料想将是长远而稳定的过程。随着香港复常,即使今年欧美市场的需求疲弱,普遍经济预测机构亦认为2023年本港经济会有显著改善,预计将有4%左右经济增长。
从本次的竞争力评比中,可以看出特区政府在推动施政效率及发展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有切实成果。在子项目中,商业法规、税务政策、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以及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都名列前茅,未来香港应该继续巩固这些优势,保留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等的高度吸引力。同时,在本港表现较为薄弱的环节亦应多加关注,例如物价、本地市场、就业、劳工市场等。
传统发达市场踏入衰退期,环球经济重心持续东移趋势愈来愈明显。香港作为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影响的小型自由经济体,海外市场的需求大不如前影响我们的转口贸易,欧美国家的加息周期亦影响本港的金融及营商环境,因此即使处于复苏中,我们亦不可掉以轻心。
所幸香港背靠祖国,只要能积极融入国家的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愁没有提振经济机会。不论政府、企业或是个人,都应该认识到香港当前面临的重大机遇,更应该加强对外宣传,重新建立香港良好形象,吸引更多人才、资金聚集,提升本港竞争力。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