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德 - 去美元化助长购金潮|缸边财话
资金不断向黄金市场转移,各国央行去年黄金储备约增加1136吨,创下历史新高,欧美个人对金条、金币等的实物投资也保持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高位,因为十多年来各国央行一直在购买黄金,据世界黄金协会(WGC)统计,自2011年前后国际市场创历史新高以来,净购金量居高不下,维持在400至600吨的水平,这种购买肯定不是一时性的,一定程度与国际上去美元化暗流涌动有关。
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各国央行黄金购买量为255吨,最近的黄金年产量约为3600吨,根据计算,每年有10%以上由央行购买,而上一次央行如此长期购买黄金,是在二战之后的1950年至1965年。
WGC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央行的购金量以压倒性优势创下了1950年以来的新高,主要买家是俄罗斯和印度央行,最近土耳其和中东国家央行购买黄金的动向也很突出,WGC委托英国金属焦点公司进行统计调查,去年的大规模采购中似乎有些央行还没浮出水面。
利率上升逆风未改变潮流
至于各国央行不断购买黄金的原因,WGC认为是自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来,央行从实际表现中认识到黄金是一种抗危机资产,而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和通胀威胁加剧而加速买入,对于一些与美国对立的国家而言,因为安全性的忧虑,更促使它们把所持资产从美元转向黄金。
关于央行向黄金回归的背景因素主要有2个变化,首先是世界在人、财、物方面正加剧脱钩,资金领域上与环球银行间金融通讯协会(SWIFT)保持距离的结算圈正在崛起,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黄金这一实物资产被重新审视;另一个变化是,抑制通胀成为各国主要目标,债券和股票之间从负相关性转变为正相关性,过去当股价暴跌等危机发生时,当局会放松货币政策,从而提高债券价格上涨预期,但如果把重点放在抑制通胀上,情况就和以前不同,这令黄金的价值更受关注。
个人投资者本能地觉察到这种变化,从欧美金条、金币等实物投资来看,2008年跃升至300多吨,去年超过400吨,即使利率上升和美元走高的逆风袭来,潮流亦未有改变,通货膨胀威胁会持续多久,这一点不得而知,但全球脱碳减排的绿色通胀压力下,加上异常天气、地缘政治风险、调整采购网等问题也不容易解决,都令近期的通胀预期深入民心,而与一般机构投资者不同,个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限,他们无可过免地转向实物黄金投资。
黄惠德
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各国央行黄金购买量为255吨,最近的黄金年产量约为3600吨,根据计算,每年有10%以上由央行购买,而上一次央行如此长期购买黄金,是在二战之后的1950年至1965年。
WGC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央行的购金量以压倒性优势创下了1950年以来的新高,主要买家是俄罗斯和印度央行,最近土耳其和中东国家央行购买黄金的动向也很突出,WGC委托英国金属焦点公司进行统计调查,去年的大规模采购中似乎有些央行还没浮出水面。
利率上升逆风未改变潮流
至于各国央行不断购买黄金的原因,WGC认为是自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来,央行从实际表现中认识到黄金是一种抗危机资产,而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和通胀威胁加剧而加速买入,对于一些与美国对立的国家而言,因为安全性的忧虑,更促使它们把所持资产从美元转向黄金。
关于央行向黄金回归的背景因素主要有2个变化,首先是世界在人、财、物方面正加剧脱钩,资金领域上与环球银行间金融通讯协会(SWIFT)保持距离的结算圈正在崛起,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黄金这一实物资产被重新审视;另一个变化是,抑制通胀成为各国主要目标,债券和股票之间从负相关性转变为正相关性,过去当股价暴跌等危机发生时,当局会放松货币政策,从而提高债券价格上涨预期,但如果把重点放在抑制通胀上,情况就和以前不同,这令黄金的价值更受关注。
个人投资者本能地觉察到这种变化,从欧美金条、金币等实物投资来看,2008年跃升至300多吨,去年超过400吨,即使利率上升和美元走高的逆风袭来,潮流亦未有改变,通货膨胀威胁会持续多久,这一点不得而知,但全球脱碳减排的绿色通胀压力下,加上异常天气、地缘政治风险、调整采购网等问题也不容易解决,都令近期的通胀预期深入民心,而与一般机构投资者不同,个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限,他们无可过免地转向实物黄金投资。
黄惠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