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民杰 - 抗疫讯息与方式|圆融圆通
公关的工作是确保沟通能有效进行。自疫情爆发以来,只要有本地个案发生,政府便会举行记者会,讲解疫情情况。这措施已经实行超过两年半,亦令原本不擅长面对传媒的政府专业人士,现在面对媒体提问时,可以举重若轻。然而,在最关键问题上,即有关未来抗疫方向,则似乎愈来愈模糊。
作为一般市民大众,当然希望政府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及入境隔离措施,毕竟海外很多其他地区已经进入新常态,没有入境限制。现时香港公布的感染数字,每日逾8000宗,而随着经济活动逐步回复正常,确诊数字继续上升,甚至每日超过10000宗,亦不足为奇,属预期之内。同时,不少政府主要官员先后感染,休息一段时间后,便可以正常上班,如常运作。
另一方面,有见确诊个案上升,政府收紧防疫措施,规定出席宴会的顾客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并出示阴性结果。此外,教育局发信通知学校加强预防新冠病毒措施,以及更新《学校健康指引》,当中包括鼓励学生和教职员,提早进行快速抗原测试。而一些体育活动,更受防疫措施影响,令主办单位无奈被迫取消。
防疫对策不可走回头路
事实上,香港犹如进入平行时空,在尽力回复正常生活时,却又「如临大敌」应对疫情。无可否认,香港人已经出现抗疫疲劳,经济更加不堪一击,需要清晰的路线图及方向,知道未来的防疫对策,绝对不可走回头路。
举例说,市民究竟应否注射第四针疫苗?早前感染人士又是否应该注射疫苗?当市民对感染数字已经麻木的时候,又是否调整「透明度」?香港未来又会否就市民伤风感冒,亦要有统计数字?
最后,有效的沟通是需要思考讯息及方式,在防疫路上,有关课题更加重要,是进是退,是收紧抑或放宽,要让市民有所依据,避免无所适从。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作为一般市民大众,当然希望政府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及入境隔离措施,毕竟海外很多其他地区已经进入新常态,没有入境限制。现时香港公布的感染数字,每日逾8000宗,而随着经济活动逐步回复正常,确诊数字继续上升,甚至每日超过10000宗,亦不足为奇,属预期之内。同时,不少政府主要官员先后感染,休息一段时间后,便可以正常上班,如常运作。
另一方面,有见确诊个案上升,政府收紧防疫措施,规定出席宴会的顾客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并出示阴性结果。此外,教育局发信通知学校加强预防新冠病毒措施,以及更新《学校健康指引》,当中包括鼓励学生和教职员,提早进行快速抗原测试。而一些体育活动,更受防疫措施影响,令主办单位无奈被迫取消。
防疫对策不可走回头路
事实上,香港犹如进入平行时空,在尽力回复正常生活时,却又「如临大敌」应对疫情。无可否认,香港人已经出现抗疫疲劳,经济更加不堪一击,需要清晰的路线图及方向,知道未来的防疫对策,绝对不可走回头路。
举例说,市民究竟应否注射第四针疫苗?早前感染人士又是否应该注射疫苗?当市民对感染数字已经麻木的时候,又是否调整「透明度」?香港未来又会否就市民伤风感冒,亦要有统计数字?
最后,有效的沟通是需要思考讯息及方式,在防疫路上,有关课题更加重要,是进是退,是收紧抑或放宽,要让市民有所依据,避免无所适从。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