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民杰 - 政府创科发展之双重角色|圆融圆通

创科是近年的热门话题,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为了推动创科发展,政府不但需要在不同部门推广应用,更要考虑以身作则,投资参与,扮演「推动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

在疫情侵袭下,将公共服务数码化显得极为重要。政府一直发挥「推动者」的角色,检视如何在公共服务层面带来创新,引领新的优秀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现时政府已有多项网上服务设有个人化功能,方便市民建立个人档案、设定个人喜好或按个人兴趣订阅电邮资讯等,更提供一系列网上表格,以方便市民使用。
兼当「推动者」与「参与者」

事实上,政府多年来推出不同措施,以促进香港社会数码转型。例如自2018年起,政府推出具备更强防伪功特征的新智能身份证,设有储存及处理数据功能,能够支援多个政府应用系统。新的身份证能应用于「医健通」系统、「智方便」及电子健康记录互通系统等的一系列跨部门政府系统内,这些新尝试无疑是推动社会迈向创新科技的一大步。

早前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举办「把握时机──实现工作流程和数据管理数码化」主题展览及交流会,就是旨在鼓励及协助各政府部门通过科技加快和简化工作流程,并采用数字化的思维和方案处理数据,从而提供更到位及科学化的公共服务。

政府作为「推动者」,在各部门增加创新科技的应用,加快推动公共服务的改革,重要性无可置疑。然而,政府作为「参与者」的角色亦同样重要,如何亲身投资参与应用,从而接轨甚至推动私人机构跟随,令整个社会转型,意义深远。新加坡和深圳在推动创科的发展经验,也许值得香港从后赶上,作出参考。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