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理万机 - 推动红树林保育|月理万机
红树林是香港一个重要生态系统,全港有约60个红树林,其中11个环绕大屿山,孕育着香港以至珠江河口各种生态。机管局成立的改善海洋生态基金,资助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运用全球首创技术,研究珠江河口邻近巿区小块红树林,对幼小鱼类栖息的生态价值,以促进红树林保育。
珠江口红树林生境破碎化,令区内大型捕猎鱼类数量愈来愈少,增加研究鱼类猎食行为的成本及难度。在改善海洋生态基金资助下,中大研究团队结合实地「摄影测量」和3D打印技术,实地为红树拍摄逾3000张照片,然后利用电脑软件重组3D红树数码模型,再透过3D打印技术,复制仿真度高达95%的一比一3D红树实体模型,以建立模仿野外红树林生境实验池,令团队能够在仿真及可控环境,观察红树林结构与鱼类捕猎行为关系。
资助研究珠江口生态系统
研究团队复制汀角、荔枝窝及水口六棵结构复杂程度和密度不同的红树,并于实验池中放置捕猎鱼类及作为猎物的幼小鱼类。为期30个月的研究发现,红树结构愈复杂,幼小鱼类存活率愈高。这项研究揭示红树林与鱼类的共生关系,有利改良红树林管理措施,亦可增进业界研究技术层面与保育策略交流。改善海洋生态基金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向25个项目提供约3000万元资助,今后会继续支持各种保育项目。
香港机场管理局可持续发展总经理李仲腾
珠江口红树林生境破碎化,令区内大型捕猎鱼类数量愈来愈少,增加研究鱼类猎食行为的成本及难度。在改善海洋生态基金资助下,中大研究团队结合实地「摄影测量」和3D打印技术,实地为红树拍摄逾3000张照片,然后利用电脑软件重组3D红树数码模型,再透过3D打印技术,复制仿真度高达95%的一比一3D红树实体模型,以建立模仿野外红树林生境实验池,令团队能够在仿真及可控环境,观察红树林结构与鱼类捕猎行为关系。
资助研究珠江口生态系统
研究团队复制汀角、荔枝窝及水口六棵结构复杂程度和密度不同的红树,并于实验池中放置捕猎鱼类及作为猎物的幼小鱼类。为期30个月的研究发现,红树结构愈复杂,幼小鱼类存活率愈高。这项研究揭示红树林与鱼类的共生关系,有利改良红树林管理措施,亦可增进业界研究技术层面与保育策略交流。改善海洋生态基金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向25个项目提供约3000万元资助,今后会继续支持各种保育项目。
香港机场管理局可持续发展总经理李仲腾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