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健康意识提高 通胀有助提价 乳品股后市具动力
澳优(1717)昨日受绩优带动炒高,维持反弹头并跑赢同业。内地人口增长率创新低,料利淡乳企婴儿奶粉业务,但相对上人口老化及内地民众疫后健康意识提高,均有利成人营养产品销售。再者,通胀预期升温亦有助产品提价,乳品股后市料具动力。
澳优昨日以大阳烛炒上,高收近13%,更一口气突破多条平均线,主因其首季多赚23%,推动其扭转三连跌,重构自4月起的反弹势头。相对上,同业H&H国际(1112)公布首季总收入按年降5.9%下低收1.43%,维持于一年低位横行。
蒙牛遭折让配股
至于两大龙头蒙牛(2319)及飞鹤(6186)本月亦大致横行。蒙牛作为近日「倒牛奶影片」事件相关选秀节目的赞助商,但未见受此事拖累,昨日略软0.36%,报41.9元。不过,昨日收市后传出蒙牛遭法国食品巨企达能以折让5%至7%,配售9.8%股权,或短线利淡股价。另外飞鹤本月波动虽较同业大,但于150天线(20.29元)具支撑,昨日升0.48%,收报21.05元。
行业面上,乳品业目前具多动力利好长线发展。自去年下半年起,内地民众于疫后健康意识提高,刺激对乳制品的需求,原奶供应因而紧张推动乳制品价格持续上涨,加上乳企改善产品结构下,带动毛利率表现提升。此外,上月全国CPI按年涨0.9%,增速较3月加快0.5个百分点,通胀预期升温下,行业并具潜在提价诱因。
飞鹤将推出成人奶粉
另外,最新全国人口普查反映内地人口老化持续,不过乳企实际上已采取行动加强产品布局,料可回应高龄化人口需求。当中飞鹤虽为中国最大婴幼儿奶粉公司,但管理层于去年业绩会指,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成人奶粉,并料儿童及成人奶粉可为公司提供一部份的增长动力。
飞鹤去年多赚89.01%至74.37亿元人民币,汇证于绩后维持看好,因料集团加强提升产品组合,有助应对出生率下降趋势,估算2020至2023年配方奶粉及高端配方奶粉产品收入将复合增长20%及23%,将目标价由24.7元升至26.9元,重申「买入」。
至于蒙牛则获大和加持,因公司计划扩大旗下品牌贝拉米的销售网络及成人配方业务,料推动奶粉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0%,重申「买入」,目标价看55元。
澳优重上一月高
公司动向:首季自家品牌配方奶粉业务收入增长近13%,公司指自家品牌配方奶粉业务复苏且持续增长。
最近业绩:首季纯利3.31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23%。
股价走势:今年年初升至250天线横行争持,早前曾反复上落,昨日受绩优带动重上一个月高。
大行评估:中银国际看15.3元,评级「买入」。
蒙牛止跌回升
公司动向:市传法国食品集团达能以每股38.95至39.8元,配售3.875亿股蒙牛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9.8%。
最近业绩:去年盈利35.25亿元人民币,按年跌14.14%。
股价走势:今年相对较弱,于年初破顶后调整,上月回吐弹幅,踏入本月止跌并略见升轨。
大行评估:富瑞评级「买入」,予最「牛」目标价58元。
飞鹤150天线见支持
公司动向:上月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最近业绩:去年盈利74.37亿元人民币,按年增89.01%。
股价走势:今年年初动力转强一度抽升,但于半个月后急回,至3月于150天线反弹,本月波动较大,惟于150天线具支持。
大行评估:里昂予目标价30元,评级「买入」。
小米受北水追捧
隔晚美国职位空缺升至纪录高位,商品价格上涨,令市场担心通胀,制造调整借口,杜指跌1.3%,但纳指几乎收复失地只跌0.09%。受科网股带动下,港股昨日反复回升。恒指高开60点后曾跌116点低见27897点,午后再度上升并以全日高位28231点收市,升217点。恒生科技指数升211点报7861点,大市成交1609亿元,沪深港通南下交易录得净流入金额共99.7亿元人民币。
人行公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万亿人民币(低于市场预期之增加1.6万亿人民币)、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1.85万亿人民币(市场原预期增2.29万亿人民币)、4月M2货币供应按年升8.1%(低于市场预期之升9.2%),但上证综指全日升20点收3462点。
科网股回升,阿里巴巴(9988)坏消息尽出,回升6.1%报220.2元,腾讯(700)升2.4%报598.5元,京东集团(9618)升5.2%报286.4元,旗下京东物流已启动上市前分析师路演活动,计划于下周一(17日)起至下周五(21日)招股,于5月28日上市,将发行10%股份,目标集资约30亿至40亿美元,预期上市估值达400亿美元。
MSCI香港指数新增2只股份,包括周大福(1929),股价升6.1%收13.12元,同时剔出2只股份,ASM太平洋(522)跌5.8%收102.7元;电盈(008)则升0.6%报4.41元。
其余港口航运股、重型机械股、风电股、纸业股、家电股全日低迷。
美国国防部再次就军事清单诉讼发布联合状态报告,表示与小米已经同意和解,决定将小米从「与中国军方相关企业」名单剔除。小米(1810)升6.1%报26.1元。
小米仍维持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2亿部的目标不变。大摩指,近日市场数据反映小米在欧洲市场占有率有上升,认为将成为今年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小米有北水追捧,股价开始有见底反弹迹象,值得储入。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澳优昨日以大阳烛炒上,高收近13%,更一口气突破多条平均线,主因其首季多赚23%,推动其扭转三连跌,重构自4月起的反弹势头。相对上,同业H&H国际(1112)公布首季总收入按年降5.9%下低收1.43%,维持于一年低位横行。
蒙牛遭折让配股
至于两大龙头蒙牛(2319)及飞鹤(6186)本月亦大致横行。蒙牛作为近日「倒牛奶影片」事件相关选秀节目的赞助商,但未见受此事拖累,昨日略软0.36%,报41.9元。不过,昨日收市后传出蒙牛遭法国食品巨企达能以折让5%至7%,配售9.8%股权,或短线利淡股价。另外飞鹤本月波动虽较同业大,但于150天线(20.29元)具支撑,昨日升0.48%,收报21.05元。
行业面上,乳品业目前具多动力利好长线发展。自去年下半年起,内地民众于疫后健康意识提高,刺激对乳制品的需求,原奶供应因而紧张推动乳制品价格持续上涨,加上乳企改善产品结构下,带动毛利率表现提升。此外,上月全国CPI按年涨0.9%,增速较3月加快0.5个百分点,通胀预期升温下,行业并具潜在提价诱因。
飞鹤将推出成人奶粉
另外,最新全国人口普查反映内地人口老化持续,不过乳企实际上已采取行动加强产品布局,料可回应高龄化人口需求。当中飞鹤虽为中国最大婴幼儿奶粉公司,但管理层于去年业绩会指,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成人奶粉,并料儿童及成人奶粉可为公司提供一部份的增长动力。
飞鹤去年多赚89.01%至74.37亿元人民币,汇证于绩后维持看好,因料集团加强提升产品组合,有助应对出生率下降趋势,估算2020至2023年配方奶粉及高端配方奶粉产品收入将复合增长20%及23%,将目标价由24.7元升至26.9元,重申「买入」。
至于蒙牛则获大和加持,因公司计划扩大旗下品牌贝拉米的销售网络及成人配方业务,料推动奶粉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0%,重申「买入」,目标价看55元。
澳优重上一月高
公司动向:首季自家品牌配方奶粉业务收入增长近13%,公司指自家品牌配方奶粉业务复苏且持续增长。
最近业绩:首季纯利3.31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23%。
股价走势:今年年初升至250天线横行争持,早前曾反复上落,昨日受绩优带动重上一个月高。
大行评估:中银国际看15.3元,评级「买入」。
蒙牛止跌回升
公司动向:市传法国食品集团达能以每股38.95至39.8元,配售3.875亿股蒙牛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9.8%。
最近业绩:去年盈利35.25亿元人民币,按年跌14.14%。
股价走势:今年相对较弱,于年初破顶后调整,上月回吐弹幅,踏入本月止跌并略见升轨。
大行评估:富瑞评级「买入」,予最「牛」目标价58元。
飞鹤150天线见支持
公司动向:上月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最近业绩:去年盈利74.37亿元人民币,按年增89.01%。
股价走势:今年年初动力转强一度抽升,但于半个月后急回,至3月于150天线反弹,本月波动较大,惟于150天线具支持。
大行评估:里昂予目标价30元,评级「买入」。
小米受北水追捧
隔晚美国职位空缺升至纪录高位,商品价格上涨,令市场担心通胀,制造调整借口,杜指跌1.3%,但纳指几乎收复失地只跌0.09%。受科网股带动下,港股昨日反复回升。恒指高开60点后曾跌116点低见27897点,午后再度上升并以全日高位28231点收市,升217点。恒生科技指数升211点报7861点,大市成交1609亿元,沪深港通南下交易录得净流入金额共99.7亿元人民币。
人行公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万亿人民币(低于市场预期之增加1.6万亿人民币)、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1.85万亿人民币(市场原预期增2.29万亿人民币)、4月M2货币供应按年升8.1%(低于市场预期之升9.2%),但上证综指全日升20点收3462点。
科网股回升,阿里巴巴(9988)坏消息尽出,回升6.1%报220.2元,腾讯(700)升2.4%报598.5元,京东集团(9618)升5.2%报286.4元,旗下京东物流已启动上市前分析师路演活动,计划于下周一(17日)起至下周五(21日)招股,于5月28日上市,将发行10%股份,目标集资约30亿至40亿美元,预期上市估值达400亿美元。
MSCI香港指数新增2只股份,包括周大福(1929),股价升6.1%收13.12元,同时剔出2只股份,ASM太平洋(522)跌5.8%收102.7元;电盈(008)则升0.6%报4.41元。
其余港口航运股、重型机械股、风电股、纸业股、家电股全日低迷。
美国国防部再次就军事清单诉讼发布联合状态报告,表示与小米已经同意和解,决定将小米从「与中国军方相关企业」名单剔除。小米(1810)升6.1%报26.1元。
小米仍维持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2亿部的目标不变。大摩指,近日市场数据反映小米在欧洲市场占有率有上升,认为将成为今年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小米有北水追捧,股价开始有见底反弹迹象,值得储入。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