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边财话——内地货币政策势复常

人民银行上周发布的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去年12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218.68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0.1%,增速按月放缓0.6个百分点,按年则高1.4个百分点,这已是M2连续第10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数据还显示去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多增2.82万亿元人民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累计为34.86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多9.19万亿元人民币,这两个关键指标均比2019年明显增多,显示货币信贷增长基本实现年度目标。
M2增速持续放缓
  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目标能够达成,与2020年以来一系列货币政策密集落地有关,年内三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75万亿元人民币,金融系统在2020年完成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人民币目标。人行分层次、有梯度推出3000亿元人民币抗疫保供再贷款、5000亿元人民币复工复产、1万亿元人民币普惠金融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政策力度前所未有,有利企业渡过前期流动性紧缺难关,保护市场主体,为经济复苏打下基础。
  据人行发布的数据中,M2虽然继续保持双位数较高增速,但与近几个月水平相比略有回落,这表明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近期人行行长易纲表示,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在总量方面要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对于M2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回落。
  从宏观杠杆率来看,截至2020年第三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按年上升8.4个百分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这要求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而非加大宽松力度,在此背景下,M2增速略有回落,有利平衡好恢复经济与防风险关系。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积极变化是,信贷结构有所改善,压降房地产相关融资、支持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进一步显现。数据显示,去年12月居民部门贷款新增5635亿元人民币,分别比11月和上年同期少增1899亿元人民币和824亿元人民币,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439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11月和上年同期,少增657亿元人民币和432亿元人民币。
  居民新增贷款的减少,说明收紧房地产融资相关政策正逐渐发挥效果,估计货币政策接下来走势在宏观政策上,将向常态化回归是大方向,但不会发生骤然收紧的「急转弯」,也不会出现「政策悬崖」,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灵活精准及以合理适度。
黄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