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美国大选下的媒体
美国大选投票日于11月3日举行,尚余不足一星期,虽然仍然充斥选举黑材料,不过传媒在处理时较以前更为小心谨慎,更加留心自己的影响力。
一般而言,政客为了维持曝光及争取舆论支持,对媒体总会客客气气。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其道而行,自四年前参选甚至入主白宫后,先后与多间传媒闹翻,并经常指控新闻机构「不诚实」,怒斥《纽约时报》、全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及有线新闻网络等媒体报道「假新闻」,形容为美国人的「公敌」,更出言侮辱记者等。
有评论指,不少传媒在被针对下会作出「反击」,对报道共和党负面新闻较为积极,令美国传媒生态变得较以前两极化。
近日特朗普团队经《纽约邮报》爆出拜登之子亨特,涉嫌收受乌克兰及中国等企业利益的电邮内容,然而「电邮门」事件不但在美国被社交传媒如Twitter等禁止转发,在主流媒体亦泛不起涟漪,《华盛顿邮报》一篇评论文章甚至呼吁将「电邮门」事件视为俄罗斯的假新闻战。
《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在回应时表示,因未能证实电邮的真实性,亦未必能与拜登直接扯上关系,加上四年前民主党希拉莉爆出「电邮门」事件,令她失落总统宝座,故传媒今次处理选前新闻份外小心。
今时今日,除了主流媒体渠道,市民可以接收资讯的渠道还有很多。
选举工程除了传统拉票活动之外,亦会利用社交媒体作推广,例如特朗普常常于Twitter发表意见。
网络世界带给人们很多另类声音及不同意见,但奈何是一些夸张失实、煽动人心的假新闻及评论,流转得比真实无误、情理兼备的新闻及评论更快更广。
在资讯爆炸的年代,吸收任何网上讯息也要过滤。当然从公信力角度,主流媒体仍然担当最后把关人角色,重要地位不会轻易被取代。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一般而言,政客为了维持曝光及争取舆论支持,对媒体总会客客气气。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其道而行,自四年前参选甚至入主白宫后,先后与多间传媒闹翻,并经常指控新闻机构「不诚实」,怒斥《纽约时报》、全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及有线新闻网络等媒体报道「假新闻」,形容为美国人的「公敌」,更出言侮辱记者等。
有评论指,不少传媒在被针对下会作出「反击」,对报道共和党负面新闻较为积极,令美国传媒生态变得较以前两极化。
近日特朗普团队经《纽约邮报》爆出拜登之子亨特,涉嫌收受乌克兰及中国等企业利益的电邮内容,然而「电邮门」事件不但在美国被社交传媒如Twitter等禁止转发,在主流媒体亦泛不起涟漪,《华盛顿邮报》一篇评论文章甚至呼吁将「电邮门」事件视为俄罗斯的假新闻战。
《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在回应时表示,因未能证实电邮的真实性,亦未必能与拜登直接扯上关系,加上四年前民主党希拉莉爆出「电邮门」事件,令她失落总统宝座,故传媒今次处理选前新闻份外小心。
今时今日,除了主流媒体渠道,市民可以接收资讯的渠道还有很多。
选举工程除了传统拉票活动之外,亦会利用社交媒体作推广,例如特朗普常常于Twitter发表意见。
网络世界带给人们很多另类声音及不同意见,但奈何是一些夸张失实、煽动人心的假新闻及评论,流转得比真实无误、情理兼备的新闻及评论更快更广。
在资讯爆炸的年代,吸收任何网上讯息也要过滤。当然从公信力角度,主流媒体仍然担当最后把关人角色,重要地位不会轻易被取代。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