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戏场 - 《凶器》估你唔到 | 头条戏场
超自然惊栗片《凶器》,著名网站IMDB、Letterboxd、Rotten Tommatoes专业影评人评分「烂番茄指数」与综合一般观众评价的「爆米花指数」都畀好高分。该片是今年一出极神秘电影,睇预告唔知佢story line系乜;笔者讲番观影情况先,坐我后面位仁兄,一路睇一路唞大气,我心谂「惊到咁?」,直到完场佢爆一句「我究竟睇咗啲乜嘢呀!」(现正上映)
利申先,我欣赏导演兼编剧Zack Cregger绞尽脑汁求变,《凶器》在外国回响太大,导演有意筹拍前传。《凶器》过瘾在于并不公式化,观众几乎预计不到剧情走向。导演上一套《宿劫》也是这样玩,结局跳出类型片框架;本片格局更大,人物数量多,严格来说没有主角,「魁隆」Josh Brolin、「银魔」Julia Garner、Benedict Wong与Amy Madigan等各有独立视角,有自己的故事线与时间点,每一章节清楚描述角色的性格、背景;当中讲吓校园枪击案,又讲吓同性恋,看似每一幕都暗藏线索,引领观众找出主线——17人校园失踪案的真相。
聚龙一击
重点来了,这些线索、伏线,最终又似无关宏旨,你甚至找不出动机。《凶器》更似是剪接师Joe Murphy与导演show quali之作,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把stop point放在观众正疑惑「而家究竟想点?」之时,就突然切换到另一时间点的故事线,导演放飞自我,时而补充一下前因或者留白,或者让两段故事线连接,劲在不会感到松散尴尬。电影上半场的jump scare不多,却每每能够营造压抑氛围,心里发寒;后段出「大绝」,把所有章节结合,来一招「聚龙一击」,前半段与后半段的风格南辕北辙,在头1个半小时累积的抑压,在尾声一口气爆发,像是肚痛好急又咁啱揾到洗手间大解放,一下子松晒,玩味极浓,所以我明白外国影迷点解咁钟意,而香港观众可能会觉得水土不服。
头条戏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