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来辞——吵闹
我不喜欢吵闹,或许跟成长过程有关。从少由外婆照顾,以一个成人对一个小孩,兼且她很爱护我。若发生的话,可归类为被闹,没有争吵条件。
八岁时外婆离逝后,更一度减少说话,加上跟大人见面不多,偶尔才碰上吵闹场面。独处的岁月挺漫长,并开始形成在家时,处于宁静、不喧哗、不嘈吵的生活模式。
因此出来工作,看到人开口就骂,例如导演责问助理编导,助理编导指骂临时演员,我的情绪亦受波及。吵闹声势带来压力是无形的,总感到有话好说,犯不着破口大骂。
直到有一次,跟一位好友夜蒲。那时电话声响起,接过来后,即答:「得啦得啦得啦!知啦知啦知啦!」接着再提高八度声调,唠嘈地重复:「得啦得啦得啦!知啦知啦知啦!」然后挂线。
我问:「谁呀?」对方回答:「我妈。问何时回家。」看着母子互动,出奇地没有感到刺耳、烦燥,并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原来家人是这样对谈的,表面看似吵闹,然而内里包涵关爱,当中极微妙又真实。那次体验使我彻底改观,人世间的所谓「吵闹」,有着不同层面,非一面倒负值,生起羡慕家人相处的温馨。
近日愈加察觉,人与人之间的吵闹,具有标志性意义!过去不论高矮肥瘦,双方按照个人意愿据理力争,就算吵得脸红耳赤,大不了分道扬镳,从不因恐惧而沉默,甚至危及安全。奈何此时此景,惊觉绝非必然。
再说生活中的体会,就算两口子在一起,摩擦是无可避免。用字过度,语气过重,锋利得伤及对方的心。可是,面对生离死别,吵闹机会不再,人将恨不得上天给多点时间,渴求吵下去的悲怆。
李珊珊
八岁时外婆离逝后,更一度减少说话,加上跟大人见面不多,偶尔才碰上吵闹场面。独处的岁月挺漫长,并开始形成在家时,处于宁静、不喧哗、不嘈吵的生活模式。
因此出来工作,看到人开口就骂,例如导演责问助理编导,助理编导指骂临时演员,我的情绪亦受波及。吵闹声势带来压力是无形的,总感到有话好说,犯不着破口大骂。
直到有一次,跟一位好友夜蒲。那时电话声响起,接过来后,即答:「得啦得啦得啦!知啦知啦知啦!」接着再提高八度声调,唠嘈地重复:「得啦得啦得啦!知啦知啦知啦!」然后挂线。
我问:「谁呀?」对方回答:「我妈。问何时回家。」看着母子互动,出奇地没有感到刺耳、烦燥,并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原来家人是这样对谈的,表面看似吵闹,然而内里包涵关爱,当中极微妙又真实。那次体验使我彻底改观,人世间的所谓「吵闹」,有着不同层面,非一面倒负值,生起羡慕家人相处的温馨。
近日愈加察觉,人与人之间的吵闹,具有标志性意义!过去不论高矮肥瘦,双方按照个人意愿据理力争,就算吵得脸红耳赤,大不了分道扬镳,从不因恐惧而沉默,甚至危及安全。奈何此时此景,惊觉绝非必然。
再说生活中的体会,就算两口子在一起,摩擦是无可避免。用字过度,语气过重,锋利得伤及对方的心。可是,面对生离死别,吵闹机会不再,人将恨不得上天给多点时间,渴求吵下去的悲怆。
李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