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达人 - 重拾美食乐趣的软餐|教学「无间」

软餐的概念源于日本1980年代研发的「介护食」,让咀嚼机能退化、吞咽困难人士能够继续享受美食。软餐在香港近年的需求亦逐渐增加,本地大学一项研究曾邀请800多名长者进行吞咽评估,结果发现43%人患有吞咽障碍,反映巿场潜在需求。另外,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调查亦指出,逾六成受访个人及院舍照顾者希望改善软餐质素,但不懂相关技巧,又或欠缺人手及技术等,希望市场提供预先包装的软餐。

有见及此,社联便与本地大学合作,以「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为基础,制定及公布了一套《照护食标准指引》,详列烹饪要诀、营养要素及烹调示范等,帮助照顾者选择合适的软餐,并希望能作为食品制造商的参考,推动软餐生产标准化。

社企、食品制造商等不同机构积极推出色香味俱全的软餐,教育机构亦研制创新、实用装置协助软餐制作。

笔者早前参观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的年度设计展,有产品设计高级文凭毕业生构思了一款集加热及搅拌于一身的软餐制作机,只需将鸡肉及其他材料放入搅拌杯中,内置的电子磅便会计算重量,自动加入合适份量的软餐酵素及水等,并加热烹调,最后使用者可以将食物放入模具,进行造型。装置可望让照顾者能省时省力制作美观、美味的软餐。

教达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