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识满天下——博胜集团稳中求胜进军内地市场
博胜集团(PROTECH Group)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潘智豪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集团在其强势领导之下,即使面对中美贸易战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逆境,仍能录得业务增长,并在业界稳占领先地位。
潘智豪出身小康之家,属白手兴家类型的创业者。他表示,经营初创的其中一个成功因素,就是要随着市场变化而转型,就如他的公司一样,最初于香港起家,但由于看到内地的庞大商机,于是决定北上发展。潘智豪犹记得,最初进军内地时,对他来说的确是一项挑战,他说:「我对内地的文化及营商环境并不熟悉,许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殊不容易。」幸好,潘智豪的适应能力强,而且学习能力高,透过多与内地业界人士交流和沟通,以及努力融入内地文化圈,最后成功打入内地市场,拓展公司的业务版图。
博胜集团目前拥有超过二百名员工,要管理这样的一个团队,必须具备出色的领导才能。潘智豪认为,能够给予团队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方向至为关键。他指出,公司每年都会举办业务策略会议,与员工讨论及展示公司的策略方针,并设定季度报告,要求员工完成各项项目,同时设有主要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即KPIs)及奖赏机制,鼓励员工达标以获取分红(bonus)。在这系统化的管理下,难怪集团即使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仍能在去年录得超过百份之三十的收益增长。
对于未来发展,潘智豪希望公司能够成功开发自己的生产线,为国家提供由本地生产的晶片。他指出,公司目前已经找到一家来自北京的晶片供应商,并出资与对方共同进行技术研发。他说:「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晶片,那就能打破外国供应商的垄断,届时,成本将会大幅降低,这不仅造福本地业界,还能协助国家得到一定的话语权。」随着公司的业务上了轨道,潘智豪的下一步就是要为博胜集团打造一个亮丽的品牌,让博胜成为『香港科技』的代表。「我期望这个来自香港的品牌能够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球。」他坚定地说。
潘智豪除了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一位杰出的领袖之外,也是一位乐意回馈社会的先驱。他成立了社会企业「社企苗」,提供一站式社企服务平台,以「集资」、「集人」及「集智」为三大核心服务,促进社企的持续发展。他解释:「我们透过资金筹募(fund raising)、义工活动(volunteering)、业务咨询(business consultation)等为社企服务,就像培育一棵幼苗一样,希望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在发展社企的同时,潘智豪也是不少年轻人的导师,透过参与一些「师友计划」,他成为后辈的领航员,透过自身的经验和故事鼓励他们积极发展自己的事业。他笑说,自己并非出身大富之家,不能「靠父荫」,学业成绩也未如理想,既非「赢在起跑线」,亦非「人生胜利组」,但凭着一己的努力,并透过持续不断的自我增值,最后都能创立自己的企业,并在事业上得到不错的发展,这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让年轻人明白发愤自强的重要性。他勉励年轻人要尝试跳出舒适区(comfort zone),并设定人生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进发,「即使最后的结果是失败,但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会有所得着,我们的体验也会有所升华,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说。
最后,潘智豪幽默地以恋爱来比喻创业,他说:「其实,创业就犹如谈恋爱一样,要在对的地方、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才能成事。」(下)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撰文: 林碧仪
陈志辉教授
潘智豪出身小康之家,属白手兴家类型的创业者。他表示,经营初创的其中一个成功因素,就是要随着市场变化而转型,就如他的公司一样,最初于香港起家,但由于看到内地的庞大商机,于是决定北上发展。潘智豪犹记得,最初进军内地时,对他来说的确是一项挑战,他说:「我对内地的文化及营商环境并不熟悉,许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殊不容易。」幸好,潘智豪的适应能力强,而且学习能力高,透过多与内地业界人士交流和沟通,以及努力融入内地文化圈,最后成功打入内地市场,拓展公司的业务版图。
博胜集团目前拥有超过二百名员工,要管理这样的一个团队,必须具备出色的领导才能。潘智豪认为,能够给予团队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方向至为关键。他指出,公司每年都会举办业务策略会议,与员工讨论及展示公司的策略方针,并设定季度报告,要求员工完成各项项目,同时设有主要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即KPIs)及奖赏机制,鼓励员工达标以获取分红(bonus)。在这系统化的管理下,难怪集团即使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仍能在去年录得超过百份之三十的收益增长。
对于未来发展,潘智豪希望公司能够成功开发自己的生产线,为国家提供由本地生产的晶片。他指出,公司目前已经找到一家来自北京的晶片供应商,并出资与对方共同进行技术研发。他说:「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晶片,那就能打破外国供应商的垄断,届时,成本将会大幅降低,这不仅造福本地业界,还能协助国家得到一定的话语权。」随着公司的业务上了轨道,潘智豪的下一步就是要为博胜集团打造一个亮丽的品牌,让博胜成为『香港科技』的代表。「我期望这个来自香港的品牌能够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球。」他坚定地说。
潘智豪除了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一位杰出的领袖之外,也是一位乐意回馈社会的先驱。他成立了社会企业「社企苗」,提供一站式社企服务平台,以「集资」、「集人」及「集智」为三大核心服务,促进社企的持续发展。他解释:「我们透过资金筹募(fund raising)、义工活动(volunteering)、业务咨询(business consultation)等为社企服务,就像培育一棵幼苗一样,希望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在发展社企的同时,潘智豪也是不少年轻人的导师,透过参与一些「师友计划」,他成为后辈的领航员,透过自身的经验和故事鼓励他们积极发展自己的事业。他笑说,自己并非出身大富之家,不能「靠父荫」,学业成绩也未如理想,既非「赢在起跑线」,亦非「人生胜利组」,但凭着一己的努力,并透过持续不断的自我增值,最后都能创立自己的企业,并在事业上得到不错的发展,这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让年轻人明白发愤自强的重要性。他勉励年轻人要尝试跳出舒适区(comfort zone),并设定人生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进发,「即使最后的结果是失败,但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会有所得着,我们的体验也会有所升华,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说。
最后,潘智豪幽默地以恋爱来比喻创业,他说:「其实,创业就犹如谈恋爱一样,要在对的地方、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才能成事。」(下)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撰文: 林碧仪
陈志辉教授
最Hit
马场浮世绘|苗杰美被罚停赛三十日
17小時前
地域强者 全球挑战 首个获「M」品牌认可电竞赛事BLAST Premier Rivals 8支参赛战队揭晓
2025-11-12 00:00 HKT
TVB「一线小生」得知爱妻怀孕反应令人感动 紧拥老婆眼有泪光笑不拢嘴:中咗两万奖金
2025-11-12 21:3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