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全球资金避险新格局 香港安全港地位崛起 | 社论
在全球经济格局剧烈震荡的今天,国际资金的流向正在重塑。香港凭借其独特优势,在动荡的金融环境中崭露头角,而传统避险天堂瑞士的地位却面临挑战,这一消一长背后,揭示的是全球资金避险版图的变迁。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在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局势下,香港正成为资金避险的安全港。数据显示,本港银行存款总额继去年上升7%后,今年来进一步上升超过10%至逾19万亿港元,这一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国际资本对香港金融体系的信任。香港的成功并非偶然。特区政府积极的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自实施以来,收到超过千宗申请,料可带来逾52亿港元投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成功引进102间重点企业,预计带来约600亿港元投资;家族办公室数量突破200间,超前完成既定目标。这些成果彰显香港在吸引国际资金方面的强大磁力。
与此同时,作为传统资金避风港的瑞士却面临严峻挑战。瑞士央行为应对瑞郎过度升值和低通胀,今年多次降息,并存在进一步降息甚至重回负利率的预期。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动摇了投资者信心。此外,瑞士还面临外部环境压力。美国关税政策对瑞士出口型企业构成压力,美元走弱及全球利率环境变化也影响了瑞郎的相对吸引力。内部经济制约同样不容忽视:瑞士经济增长动能减弱,通胀远低于央行目标,反映出内需不足的深层问题。
两相对照,香港的崛起与瑞士的褪色给予世人重要的启示:资金的流向最终取决于市场的稳定性和政策的可预期性。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在保持金融体系开放的同时,获得国家强力支持,这种双重保障成为吸引国际资金的关键因素。
展望未来,香港应当继续强化金融体系韧性,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推动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多元发展,加速创科转型;扩展国际合作网络,在开拓新兴市场的同时,巩固与传统市场的联系;优化营商环境,维持简单低税制,确保要素自由流动。
随着国际金融领袖纷纷表示计划在港增聘人手、扩充规模,香港作为资金避险港的角色正获得市场实际认可。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关键时刻,香港需要把握机遇,继续发挥「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独特优势,在变局中稳健前行,成为全球资金更可靠、更安全的避风港。
辛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