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湾区半导体博览启示 香港须抓紧创科机遇 | 社论

  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在深圳福田揭幕,汇聚艾司摩尔、北方华创等600多间国内外龙头企业,展示复盖全产业链的尖端技术。其中,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半导体企业新凯来,一口气推出16款设备产品,技术涵盖光学检测、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领域,被业界誉为「半导体领域DeepSeek」。这场盛会不仅展现大湾区在半导体领域的雄心,更为区域创科发展敲响战鼓——香港必须积极投入,才能抓紧历史机遇。

  深圳作为全国高新科技领航地,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雄厚的资本支持及灵活的创新机制,已成为半导体领域的追赶者。本次展会以「芯启未来,智创生态」为主题,设有IC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装等四大展区,预计吸引超过六万专业参与者,充分展现深圳汇聚全国高端科技精英的磁吸效应。从新凯来展示的多元设备可见,深圳正以举国体制与市场活力相结合的模式,力图在半导体关键设备领域突破国际垄断。

  中国半导体技术虽仍落后于国际顶尖水平,但正如AI领域的DeepSeek横空出世,证明中国在人才红利与突破精神驱动下,有机会实现「荷花定律」——最后一天的绽放速度,远超此前累积。随着内地高校持续输出优秀工程师、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上政策倾斜,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这种技术突破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将不仅解决樽颈问题,更会带动AI、机械人、生物科技等相关领域实现飞跃,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为经济注入持续动能。

  面对这场波澜壮阔的创科浪潮,香港的大学、企业与投资界要积极投身其中。香港拥有五间世界百强大学,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却长期面临「技术成果化」的瓶颈;国际化资本市场虽能汇聚资金,却鲜少深度对接内地硬科技产业链。如今随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建设、大湾区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推进,香港应主动将科研资源对接深圳的制造能力,将资本优势注入半导体、AI等上游研发,并鼓励青年跨过深圳河参与创科实践。

  「湾芯展」的盛况已释放明确讯号:大湾区矽谷不是口号,而是正在成型的现实。香港人才和资金应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国家创科体系,才能在半导体国产化、AI革命等历史进程中找准定位,分享经济红利。时不我待,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共建,这既是香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亦是贡献国家发展的应有之义。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