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从内地无人机散落意外 看新科技监管持续性 | 社论

  湖南浏阳天空剧院的无人机烟花表演,本应是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盛宴,却因火花如流星雨般坠落人群,引发民众仓皇逃窜与山火,最终以「枯草起火、无人受伤」的官方通告落幕。此事虽发生在内地,却对正积极发展智慧城市的香港敲响警钟——若监管未能与科技同步,繁华背后潜藏的危机终将一触即发。

  香港作为高密度城市,无人机应用日益普及,从节庆汇演、物流配送至建筑勘测,其发展势不可挡。然而,浏阳事件曝露的四大隐患:机械稳定性不足、操作专业性欠缺、讯号传输风险及安全距离规划失当,正是香港必须直面的课题。若未能从中吸取教训,维港夜景下的无人机群,或许将成为下一场意外的导火线。

  当务之急,是建立前瞻性监管框架。首先,须严格规范无人机机械安全标准,强制大型表演设备通过防火、电池与结构认证;其次,应持续改进专业发牌制度,确保操作员具备紧急应变能力。更关键的是,需针对讯号干扰与飞行范围划设红线,例如在密集民居预设禁飞区,并要求主办方制订疏散预案。

  此外,监管须与时俱进。无人机技术日新月异,法规若停滞不前,只会沦为发展的绊脚石。香港可参考内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推动标准互认,既避免两地技术落差,亦强化区域协作防控能力。

  科技赋能城市,但安全方为根本。与其待意外发生后以「天干物燥」解释,不如以浏阳事件为镜,将「预防性监管」植根于发展策略中。惟有如此,香港才能在创新与安全的平衡木上稳步前行,让科技之光真正照亮城市未来。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