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针 振经济

  因为补假关系,港股今年比往年迟了一日开市,迟开是春色好,一开恒指就爆升上疫情后的新高位,不少本地股份都表现出色。市场人士解读,升市短因是政府在初七后宽限,远一点则是憧憬全球开始注射疫苗,停摆情况在年中开始改善,股市走出了在实体经济六个月。

  憧憬控疫股市升

  新春期间,本地控疫未有放松,加上假日关系,确诊个案跌落单位数,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还抢报佳音,说有可能不待清零,中港就可以通关,于是送了股市一程顺风车。

  从疫情发展角度,去年底各国先后批准紧急应用不同款的疫苗。内地由传统的灭活疫苗到较新的病毒载体疫苗都陆续投入应用。按照各国大方向,估计未来当注射人数达到某个水平,就不会再限制社交距离,毕竟美欧等国受疫情打击,经济内外交困,已不可能再等。

  农历年期间,港人见面话题之一,就是打不打疫苗,从各种调查以至日常交流,似乎港人对注射疫针倾向保守,不少人鼓吹有针你先打的想法。

  想防疫要自己打

  港人对打疫针倾向保守,有说因为本地疫情不算严重,既然染疫风险不高,自然宁愿观望,认为迟打为妙。

  从科学上说,疫苗作用是压抑发病征象,故此只会是注射者获得保护,谁人打谁人可以有防护,没有打的就仍然有中招风险。换言之,打疫针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谁想减低染疫死亡或有后遗症,都只能自己打针。

  个人打针有本身条件和考虑,从集体来说,整个社会要有相当比例,譬如五成人注射,才能产生所谓社会护盾的效果,可以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日常社交和经济活动受到影响就会减少。在社会竞争力的角度,能够尽早达成目标注射,经济活力回升应该就会较快。

  官员讲解要贴地

  现时,社会上仍然有很多人对注射有误解,部分人不明白推广疫苗的宏观效益。港人喜欢投资买股,他们见到股市升,多数会觉得高兴,但不是人人明白注射疫苗成效和民生的关系,怎样能够令市民大众知道当中利害,就要主政官员抛开避事心态,多从贴地角度进行讲解。

齐秀峰  

架势堂




若能够尽早达成目标注射,经济活力回升应该就会较快。资料图片
若能够尽早达成目标注射,经济活力回升应该就会较快。资料图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