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碌开咪】潘小涛「生不逢时」
很可惜,很可惜。潘小涛八月头就要告别商台,离开最出色的早晨电台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 作为前电台管理人,我素来强调,要懂得欣赏对手,绝对不可抱有「同行相轻」心态,因识英雄重英雄,自己才会进步,否则肯定故步自封。
虽在香港电台工作,但由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已追住商台《六啤半》来听。到后来杨振耀、苏施黄及软硬天师的Talk Show,更是精神食粮。风起云涌年代,当然留意郑经翰及黄毓民的节目。虽未必同意佢哋作风甚至「动机」,但两人的主持风格,的确难得又出色!
今日标题,指潘小涛「生不逢时」,乃因任何广播,皆受政治大气候影响。以「潘大浪」(别号)的专长、识见、胆识及价值观,若能推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电台出现,必食正大鸣大放气候而成为电台巨星。因八十、九十年代,人人渴望有深入独到、无畏无惧、脉络清晰的中国国情分析节目。正是闹人容易拆局难,潘小涛曾担起报章中国版记者及主任十年,掌握的资料及人脉,香港罕有。
更难得,老潘为人正派,属学者型,对中国一切,虽多加批评,但全基于一颗爱之深的心出发。
后来,出人意表,当人人以为「潘大浪」只懂严严肃肃做政情节目之际,唔知边个咁有眼光,二○一三年安排佢伙拍林海峰及阮子健朝朝搞笑。立时在高手林海峰带领下,三人的化学作用,日比日劲,将老潘未为人知的幽默一面,全盘爆发,娱乐笑料层出不穷。
不过,你知我知,搞笑,始终为「副业」,中国政情分析,才是潘小涛的钟爱与强项。
可惜……今时今日分析国情及点出特区政府在各方面施政的种种不足,就算无大「风险」,也必被一大群「无聊五毛」日日缠住嚟烦,猛笃背脊。
发展下去,老潘一类评论员,将变成「有市场冇空间」。我看,教大学(香港或海外),应是潘小涛未来的最佳出路!
曾智华
阿碌开咪

潘小涛。网上图片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