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画地为牢 港人深圳避疫

  本地疫情恶化,甚至有可能要实施禁足令,在中港边境,有大批港人宁愿接受隔离,都要返回内地避疫,还搞出有人回到内地被确诊的个案。在新冠肺炎爆发之初,本港部分人对内地防控投以不信任票,甚至认为内地的数据有可能是报细数,没想到现在风水轮流转,有港人想到要返回内地避疫。

  验疫再证市场失效

  对于中港疫情互换,香港发病率追过内地。有跟进疫情人士直指,早在三、四月时,已经见到香港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疫情一时三刻不会完,如果不想经济停摆,就要在检测上有配合,要有足够的检测能力,同时要压低成本。有了扩大检测的能力,防控就能提高,很大机会不至于出现今日的社区爆发。

  香港的检测能力有限制,但政府对引入其他检测服务决定落得迟。在本地提出要向内地购买服务,有医生议员反应就是非常担心市民的基因资料会流入内地,但究竟这种担心源自甚么理由,却没能够讲出来,结果检测的瓶颈一直没有解决。

  本港检测能力不足又昂贵,无论政府和医界初时都提出市场调节,这令人想起最初的口罩荒。市场机制派认为当检测的人多,就会有足够的需求令供应增加,拉低价钱。现实是现在需求急升,结果供应不足,私营医疗机构纷纷叫停服务,价钱根本没有降下来。当初提出市场调节会降低价格,看来只是部分人维护行业利益的说词。

  无考虑优化健康码

  内地控疫比香港有力,除了检测量大而快,同时还有健康码的应用。内地透过手机程式追踪,只要有健康码,就可准确追踪到发病前与甚么人接触过。相反,香港就要靠当事人提供资料,当事人是否会提供所有资讯,又或者有没有遗漏,其实很难掌握。

  当然,香港社会和内地不同,内地人用手机支付,港人宁愿用八达通,皆因后者没有清楚的身分辨识。本来,香港若果有防疫需要,是否可以设置一个追踪疫情用的程式,只供有关部门使用呢?不过,在社会充满不信任下,相关建议根本连提出来讨论的机会都没有。

  由于防疫工具的缺乏,现时本地面对疫情扩散,有点一招了的感觉,就是靠加强社交距离,但这要市民配合,而且在经济上付出的代价,会随着收紧措施急促上升。

  一刀切先否定内地

  中港社会制度不同,内地适合的香港未必适合,但这应该是建基于理性讨论。然而,有些人因为政治或利益考虑,对内地的做法有理无理先采取一刀切的否定,甚至连讨论是否可以优化的空间也没有,结果反而是香港给比了下去,港人返回深圳避疫,是不是应该令大家对这种画地为牢,自己困住自己的思想方式有所反省呢?

齐秀峰

架势堂




日前大批港人宁接受隔离,都要返回内地避疫,还搞出有人回到内地被确诊。
日前大批港人宁接受隔离,都要返回内地避疫,还搞出有人回到内地被确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