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High Tea】立法长短线都影响投资环境

  香港七一回归假期,今年与往年有两点不同,一是在放假前人大常委会赶工完成《港区国安法》;二是今年七一游行不获警方批准。下半年的港股,相信会继续受这些本地政治和社会事件影响,新的法律环境和疫情冲击,将会持续影响港股,加速旧经济股的汰弱留强过程。

大财团随政经气候荣枯

  上半年恒指收报24427点,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扬125点,「六绝月」飙升1465点,整个第二季扬升823点。上半年恒指高低位分别为29174点及21139点,波幅达8035点,这段时间也是新旧经济股强弱分明的转折期。从个股睇,蓝筹股表现最好是中生制药(1177), 其次为股王腾讯(700)及港交所(388),以上三股均累涨逾三成。表现最差是太古A(019),另一只英资股大笨象汇控(005)同样累插逾四成。最强及最弱蓝筹股,反映医药和科企股当炒,而本地商业务旅游饱受疫情影响,令传统旧经济财团深受打击,反映这两个好淡因素的交织。

  太古股价上半年大插,集团过去主力投资航空同收租物业,航空业近年虽然有管理松弛现象,毕竟仍是半垄断生意,加上商厦商场收租一向稳健,相信大小股东都无谂过股价会跌到咁低残,市值得番372亿元。太古A历史高位是10年前创出的127元,之后10年虽然本地商厦价格攀升不少,太A股价已无力再创新峰,周二收41.1元,反映旧有经济模式悄悄改变,集团核心业务弱化,社会运动和接踵而来的新冠肺炎,成为驼背上的最后两根稻草,把股价大幅压垮。

  无论甚么时候地方,大财团都是凭着有形无形的政经影响力。港英时代,英资财团透过高地价政策和半垄断生意,把社会大量财富集中在手上,太古和汇控都是个中能手,直至前途谈判华资兴起,才逐渐取代它们的地位。面对九七回归,汇控选择出走,股价其后开始凋零,现在要靠香港业务撑住偌大档摊,太古就死守香港,食住航空和地产两条大水。

  然而疫情加速新经济兴起,加上《港区国安法》实施,改变本地政治面貌,旧有积聚财富的模式或许不能再维持,这是长远对本地商业生态的影响。大财团如果无法另觅新的方法创造财富,就等如宣布股价见顶,所以当拣本地大股时,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眼光挑选。从宏观角度来看,本地股会因为他们本身政治影响力减退,不能影响政府制订对他们有利的政策,令估值大打折扣。

短线留意惠港政策板块

  疫情令经济加速向网络模式转转移,很多人都会理解,至于《国安法》出台,长远影响也要留意。从来法律对经济霸权都有长远冲击,这点无论何时何地其实都一样,中央现在加强对香港管控,过去地产主导的经济结构对民生造成不少影响,这种格局未来能否可以继续维持呢?短线来说,今次立法即时要留意是两个方面,负面因素是美国以至西方阵营回应,在法案通过前,华府宣布实施制裁措施,包括撤销香港特殊地位、暂停对香港执行优惠待遇法规,同时也停止向香港出口军用设备,这些回应基本上仍在预期范围,消息相信大部份已经消化,未来要看立法后的执法情况,有没有瞩目案件很快发生,以及美国有无加辣回应。

  美国实施制裁,中央就打惠港牌,在通过立法的同时,宣布「理财通」安排,业界估计随之而来还有「保险通」等。另外,粤港澳健康码商讨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好大机会在七一后公布详情,消息带动濠赌股在假前走高,美高梅(2282)大升6%,收报10元;银娱(027)升4%,收报52.75元。

  短线而言,可以留意到周一的期指结算日,仍有压低大市结算味道,这个情况反而有可能在七月开始,如果外围无大坏,个市会掉转头炒一阵,所以如果指数假后出现震荡回落,可以考虑吸纳同理财通、保险通或抗疫宽限相关股份。

陆羽仁

原文刊于《头条日报》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