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中国还未量化宽松呢 | 巴士的点评

  中美关税战恶斗,中国反加美国34%的关税,显然出乎特朗普的意料,特朗普勃然大怒,声称如果中国不取消这个新增的关税,就会再加中国50%关税。若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中国的回应也很简单,势将再反加美国50%关税抗衡。

  有人会问,如果美国再对中国加50%的关税,中国商品输美国的关税累积加到104%,会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致命打击?我认为影响当然会有,但远未到致命的程度,可以具体分析对美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以2024年统计数字计,中国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18.9%,其中对美国出口占14.6%。换言之,美国出口额占中国GDP的比重是2.8%。如以美国再加中国产品50%关税计,以较坏情况推算,中国会损失对美三分之二的出口,另外三分之一,美国找不到替代来源,进口商仍然要买中国产品。

  不过,中国损失三分之二对美出口,这个只是牌面数。美国还是要输入大量的消费品及生产零件,工厂也不会立马在美国建起来。中国可以转移出口,生产半成品,绕道东盟或墨西哥输入美国,所以这边减少那边增加,估计中国的最终出口影响,可能只是对美国出口的三分之一。

  换言之,美国狂加中国的关税,对中国GDP的直接影响大约是0.9至1.9个百分点,中国若要维持5%的经济增长,就要填补者0.9至1.9个百分点的GDP差额。

  有人说,过去十几年美国经济很好,美国股市壮旺,而中国经济表现则普普通通,其实以经济增长来讲,中国过去十多年的GDP增长仍大幅超前美国,但是美国大量印银纸催谷经济,有强大的货币溢出效应,令到投资市场特别是股市大升。美国的国债由2008年的10万亿美元,大增到现在的36.7万亿美元,就是这17年疯狂放水的结果。

  中国走不同的道路,在可行范围之下尽量不放水,反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对创新产业大幅投入,尽量不想大水漫灌。遇上美国的疯狂贸易战,阿爷会先出财政政策支撑经济,去年9月底预备特朗普上台,先推一揽子推动经济计划,主要就是大量增发国债,加大财政投入,并且用以旧换新的方式,推动消费,支持经济增长。

  但中央在货币政策方面仍然留一手,并未大幅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亦未启动减息。中国未来在支撑经济的工具箱里面,理论上有大量货币工具可用,首先就是降准,其次就是减息,第三是去到必要时,也可以量化宽松。美国早已示范了量化宽松政策,用最直接的方式,由央行发钞,直接购买债券和股票,推高债价压低利息,同时令到股票甚至地产市场极度兴旺。

  有人会追问,人民币不是美元,中国有去到极致的量化宽松能力吗?其实正正是因为人民币并未自由兑换,中国在国内量化宽松的空间相当大。量化宽松主要有两个负面效果,第一就是推高通胀,第二就是推低汇价。中国长期将通胀目标定在2%的水平,但是实际上中国2月CPI同比-0.7%,在通胀和通缩之间徘徊,大有空间大额印钞去刺激经济,也不怕推高通胀。另外,人民币汇价下跌,可说正中下怀,可以一定程度增加中国出口的竞争力。

  总的而言,过去阿爷支撑经济的手法比较王道,比较忍手,但到有需要的时候,一步步增大放水的力度,追回对美贸易消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量争取达到5%的经济增长目标,完全有可能做到。

  这样就变成了一个中美长途赛,看看美国狂加中国关税之后,究竟是中国经济会崩溃,还是美国通胀会狂升、经济会衰退。哪个经济体的表现较差,哪个国家的忍痛能力较低,就将会是这场关税战的失败者。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