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创新过程会碰钉 智慧城市须敢试 | 社论

  Tesla日前在内地推出自动驾驶功能,不少车主引颈期待,立即更新软件试用,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冲灯、逆线行车和占用公车线等违规情况,显示技术尚未成熟。Tesla解说,指是因为对当地的交通数据不足,或导致系统训练未够,因此公司将新软件称作「辅助」驾驶,而非自动驾驶。从此事例可见,任何新技术总需要经过反复测试,才能不断完善,只要风险可控,碰钉撞板是必要交的学费,这才能累积经验,改进技术,建设未来的智慧城市。

  自动驾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地的无人车技术早在2020年前已不断测试,以提升其安全性,而2023年交通运输部更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表示智慧网联汽车可用于运输经营,令技术转入商业化阶段。现时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等大城市里,不少范围可见有自动驾驶的配送车在工作,不但带有科幻电影的未来感,而且的确能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

  反观,本港自动驾驶的发展相对缓慢,在2019年推出《香港智慧出行路线图》后,自动驾驶车辆的规管制度在去年才生效,列明测试和使用自动车的要求,所以未来还须进行更广泛的测试,才能赶上内地当前的水平,而目前只有遥控泊车功能算是解封,可被广泛应用。

  科技大潮不可挡,随着内地发展一日千里,港府要改变思维,更勇于接受科技带来的挑战,只要管控好风险,相信亦能加快自动驾驶的发展和应用,与内地和国际接轨。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