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进出机制」起鞭策作用 促进竞争塑造创意之都 | 社论
政府公布《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提出4大发展方向、共71项措施,以推动本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10多年来当局对文化艺术团体及艺术家的资助持续增加,整体规模越见壮大,产业的增加价值由2005年的523亿元,跃升1倍至2022年的1221亿元,就业人数亦从17万多人增至22万多人。
不过大部分演艺团体,不论规模大小,均须靠政府公帑资助营运,其中「九大艺团」获固定资助,占份额最大,但《蓝图》则建议全面检讨现时资助制度,引入以表现和艺术水平挂钩的「进出机制」,优秀的艺团可以「上车」获得资助,不达标的则或被削减资助。这个改革建议,无疑有助完善生态圈,鼓励艺团不断创新,减少依赖公帑,以创意和实力吸引商界支持。
尽管大型艺团主打的管弦乐、中乐和芭蕾舞等传统艺术甚具价值,但要公帑运用得宜,得须引进赏罚分明的制度,重点是如何设定和评核进出机制,如设立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参考售票情况、专业艺评人和公众舆论等,以完善、客观的标准,去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这样才能让中小型艺团力争上游,也避免大型艺团的优势固化,让「创意之都」更添活力。
辛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