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两地喜融合 香港当自强 | 巴士的点评

  复活节4天假期,我有3日留港,1日去深圳看看。在深圳的大商场,看着当地居民和香港旅客的购物消费,忽觉非常感慨。40年前在我往内地走时,哪能想像有今天的日子,国家从动荡贫穷,到安定富足,人们享受舒适生活,是过去百多年未能想像的盛世。

 回想如今世界多地仍然战乱频仍,从叙利亚、利比亚,到乌克兰再到加沙,就如中国清末民初的混乱内战。反观内地太平安乐,得来不易,应倍加珍惜。

  这次复活节假比较大的特色,是港人到内地旅游的数量大增,由上周四至本周一的5天,有超过227万人次香港居民出境,由于内地并不是假期,同期入境只有49.8万人次旅客,当中离境的港人有逾190万是北上内地,占出境人数84%,港人内地游已蔚然成风。据东瀛游执行董事禤国全透露,以报团游来计,日本团由于去年基数已高,今年只增加1成,内地团按年暴升3倍。

  无论是跟团或是自由行,大量港人北上旅游消费,这带出几个问题。

  第一,两地融合大势所趋。过去因内外政客有心煽动,港人仇中情绪强烈,北上消费旅游受到窒碍。如今香港政情稳定下来,政治噪音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凸显起来,特别是3年疫情令内地和香港隔绝,当关口重开后,很多港人蓦然发现深圳地铁沿线数以十计的新商场已经开幕,港人受内地饮食娱乐性价比高吸引,蜂拥北上消费。从政治角度而言,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香港背靠大陆,不靠祖国还可以靠谁。香港和内地打破隔膜,长远对香港发展有利。

  第二,消费冲击属结构性。如果说两地融合在政治上有百利之余,当中的一害就是本地的消费流失。以复活节为例,有227万人次香港居民出境,而入境旅客只有49.8万人次,出多进少,本地消费减少。其实不止是长假期,每逢周六日北上的人流亦多于南下的人流,一出一进,本地消费流失严重。雪上加霜是本地饮食零售生意下降,但租金不跌,人工还在升,洗碗工人一直缺乏,如今是全线缺人,只见快餐店贴出广告招聘厨师也要两万多元,饮食业成本不跌生意下跌,的确比较难挨。

  第三,香港要卖高质。香港如果要斗平,肯定和内地无得斗,但以餐饮为例,如果要比最高质素的服务,香港的米芝莲餐厅仍较内地为多,香港的确如西方最顶级的城市那样,生活水平极高,享受也高,还有独特的卖点。

  第四,只能大进大出。香港的消费人群北上流失已经是结构性,不能够期望过一段时间,港人就会玩厌了深圳就会回流。由于高铁太过方便,即是真的玩厌了深圳,再坐多三几个小时,就可以到内地中部城市,港人北上旅游选择极多,所以不能期望香港消费流失的情况会很快就改善,反而是要大量吸纳更加多的游客,特别是内地旅客。

  单以大湾区为例,港人可以自由进入大湾区,但大湾区居民来港就要申请签证,不能自由来港,更加遑论其他的地区。香港要向中央大力争取放宽更多内地旅客来港,大湾区居民可以比现在更便利的方式来港,实现真正的南来北往,湾区互通。

  香港难再价廉,唯望保持物美。未来惟有是追求大进大出,自立自强,提升服务,强化优质消费。当进的人比出的人多时,香港就可以重拾更高阶的平衡。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