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开新税种很难 赤转盈挑战大|社论

经历逾3年疫情,面对高息环境,香港经济表现未如理想,各界期望下月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会为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提供路向,同时设法扭转多年出现赤字的局面。在早前民意咨询会上,财政司司长回应市民提问时,曾称资产增值税是研究范围之内,引起金融市场关注;亦有政党建议开征陆路离境税,触发公众讨论。正当事情发酵,财政司司长罕见地澄清,既不会在短期内推资产增值税,也不会开征陆路离境税,明确表态,消除市场、各业界和公众的揣测。

一般相信,本年度财赤将高达逾千亿元,如何扭转,唯有节流开源。节流方面,关乎民生和投资未来,都不容易减也不可削,但庞大的官僚架构,当中效率低和不适当的膨胀,必须精简,让公帑用得其所,公众期待财政预算案能够大刀阔斧,精简公营部门人手,减省浪费,目标做到与民共渡时艰。

开源方面,财政司司长早前提出「用者自付」原则,检讨多项政府服务的收费,随后各部门均提出不同收费调整的倾向,只要不影响民生,并对基层有适当宽免,贯彻「用者自付」原则,会获得公众支持。此外,预算案在考虑香港竞争力、经济情况、社会及市民等因素后,若提出加税,可以增加库房收入,同应达致资源再分配,才符合公众的期望。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