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香港有盛事但欠宣传|中环High Tea
香港不欠盛事,只欠策略性宣传!
本周二,特首李家超在见传媒时提到下周的金融商界盛事「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他说预计有超过30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金融和商界精英参与,当中来自中东和东盟地区的演讲嘉宾人数更是增加约3倍。特首说会藉盛事带来大批金融领袖的机会,为他们安排游览香港,体验本地文化、生活的行程,借此推广香港。他还提到在今年内香港还会举行一系列大型国际金融活动,例如与家族办公室息息相关的第二届「裕泽香江」高峰论坛,东亚保险会议、金融科技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等等,这些都是香港联通世界,展现我们都会魅力的大好机会。
其实除了金融盛事之外,香港今年首季,特别是3月至4月初这一段时间,国际文化、体育和娱乐盛事亦是一个接一个。简单点算一下,2月有阿根廷球星美斯表演赛、国泰新春国际汇演之夜;3月初至4月初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男子高球赛「LIV Golf职业巡回赛」、「2024香港国际桌球明星挑战赛」、「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Art Basel巴塞尔艺术展、Art Central、国际潮流盛事ComplexCon亦首度登陆香港,也有DIOR秋季男装时装展,还有另一商界盛事,由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主办的世界货运研讨会,加上特首点名提到的第二届「裕泽香江」高峰论坛,这些盛事一浪接一浪,香港的春天是有一个非常亮丽的活动日历,每一个项目都是足以吸引海外旅客眼球的亮点,但宣传力度如何?我们能感受到一股盛大的宣传力量吗?
有盛事而不知道如何去作出策略性宣传,不能把一系列盛事展现在全球各地旅客眼前,让他们知道春天来港,可以一次过体验到种种不同的国际级文、体、娱乐盛事,绝对是浪费。
过去,政府可能认为每一项盛事由各个主办单位自己搞宣传便足够了。然而,到了今天,若我们推动经济复苏的一个主旋律是要打造香港作为一个国际盛事之都的话,基本动作就是要把一系列的大型活动以捆绑式的方法作出大型宣传,让全球知道香港盛事是一浪接一浪的举行,这才能取得最高的宣传价值。很可惜,到今天我们仍未见到旅游当局有显示出这种宣传套路和格局,我们仍然走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宣传路向,让盛事主办单位单打独斗,这是捉到鹿也不识脱角!
特区政府若真心希望振兴旅游业,让香港能够真正向全球展示盛事之都的面貌,官员们必须要以新思维做好宣传工作,如何以策略思维把不同的文化、体育、娱乐、商业盛事结合,发掘出一些可以产生协同效应的安排,并以此打造宣传亮点,作出大规模宣传攻势让旅客期待访港,这才是振兴旅游业的动力。官员们由此刻起好好规划,相信还可以追上时间吸客,不会白白浪费了我们大好的春季盛事系列。惟有这样,政府才能真正推高香港旅游业的国际地位,为旅游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黄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