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抓国安抓经济 两只手都要硬|巴士的点评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为《基本法》23条立法划下死线,要在明年完成立法。
香港有一种思想,认为2019年黑暴事件已逐渐过去,香港正回复「正常」,不要搞得太政治化,国安问题要柔性处理,23条立法可拖则拖,特区政府应该先集中精力搞经济民生问题。他们认为再讲政治问题,会吓怕外商,香港经济难以复常。
这是香港传统精英的一种「怀柔思想」,多少有点舍难取易。遇到政治问题可避则避,避免和反对派发生冲突。但回归26年的政治现实是,建制派越怀柔,反对派越激进。你不讲政治,人家讲政治。建制派对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避而不谈,反对派就按他们的剧本天天讲,最后就出现一个习非成是的局面。
国家大国崛起,面对的问题千头万绪,却不会舍难取易,很多时对看似矛盾的目标,亦要同时达成,结果就总结出对不同的目标要「两手抓」的思维,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
举个例子,习近平主席2002年出任浙江省委书记,提出发展浙江的「八八战略」,就是要同时达成多种矛盾的目标。最典型的是既要GDP、也要绿色环保。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任务,20年后去看,浙江坚持下来,终于做到了。浙江抓GDP和抓环保的两只手都硬。
说香港搞23条立法,外资就不来了,只能二选一,其实这也是一个伪命题,或许美国政府会这样讲,但即使是美资也不会这样想。
现实点去看,香港的国安相关立法及执行机制,怎么说也会比内地宽松。既然内地对国安问题执法严谨,那么外资就不去大陆投资了?去年环球投资环境很差,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1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难得地保持了上涨势头——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
今年形势更加严峻,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估计,今年一季度全球外商投资同比下降25%。中国同样受到了影响。今年1至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仍然远优于全球平均,这还是在拜登政府不断警告外资小心到中国投资的背景下,中国做到的成绩。
香港也要有两手抓的思维。抓国安和抓经济,两只手都要硬。不要再奢望中美关系可以回复到以前的亲密阶段,即使见到短期的和缓,也只是变奏而非主调,两国斗争的主旋律改变不了。所以香港就要把好国安关,立好23条相关法律,不要成为外国狙击中国的软肋,不要让香港有机会爆发颜色革命,祸及中央。
香港在维护国安的同时,仍然要大力发展经济,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寻找新的机遇。从大力发展家族办公室、开放3000万以上的投资移民、容许外国驻港机构人员多次免签返回内地,到大力发展人民币业务、以及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港投资,这些抢生意的努力和保护国安的目标,并行不悖。
结论是香港如果不稳定,经济发展根本无从谈起。看似矛盾的目标,也有统一的面向。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卢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