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动起来」十分重要|巴士的点评

万事起头难。香港回归头25年拼政治多过拼经济,新一届政府扭转航向,重新上路。

香港的问题特别多,从房屋不足,股市不热,到孩子不生,每一样都是结构性问题,不易解决。

特首李家超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就是尝试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他在记者会上解说报告有3大目标:1.强化治理;2.拼经济谋发展;3.惠民生,让社会上每个人得益。

或许就抽出上述3个难题,看看《施政报告》开出甚么药方。

1.公营房屋有曙光。特首表示,现时已觅得足够土地,满足10年建屋所需,足以解决长远房屋短缺问题。未来10年公营房屋需求量为30.8万单位。政府已觅得土地可兴建4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超额完成约10万个单位,大大缩短轮候上楼的时间。

另外未来10年熟地供应量将达3370公顷,比去年预测的10年期供应多90公顷,进度符合预期,而且全部来自政府主导的项目。

即使土地房屋供应这么困难的问题,长远都可以解决。目前主要问题是短期的短缺,要靠简约公屋和过渡房屋去纾缓。

本届政府似乎在每个环节都提速增效,挤出长远供应,期望可以久久为功,解决香港住屋难的问题。

2.股市有动作。在美国大幅加息、环球经济低迷影响下,本地股市不振,负财富效应出现。《施政报告》建议将股票印花税由0.13%,微调至0.1%,亦即「还原」至2021年8月加股票印花税之前水平。证券界人士私下评论,下调幅度虽少,但有好过无,起码政府不是坚持己见,2年前加了印花税就不能减,这就是一个弹性的态度。

业内人士又指,《施政报告》提出研究股票交易差价,增加人民币投资产品,以至3000万(不计买楼)的投资移民计划,都有助吸引更多投资者来港。简单总结:方向正确。

3.生孩要鼓励。香港出生率由2.1跌到0.9,的确是大问题。《施政报告》公布前,早已传出政府要提供2万元的生孩子津贴,较多反应是市民不会因为2万元生个孩子。

特首在记者会上提到,明白生孩子是个人决定,低生育率难逆转。参考外国经验,政府鼓励生育的手段,也未必是市民决定生育与否的主要因素。但他认为政策有导向性,正如他年轻时政府宣传「两个够晒数」,也是一种导向性。他要让市民明白政府是千方百计鼓励生育,政府也会提供免税额、申请公屋优先等各种支持。

其实新一届政府的政策,看这份《施政报告》,都觉得政府「动起来」了。如果政府要想到十全十美的政策,才起而行动,可能10年后都未动,因为官员怕犯错,不做事是最容易的。

但现在的政府会选择先动起来,认为「做好过唔做」,做得不够好就再改进,这是很好的态度。要记着:「为官避事平生耻」。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