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中国内需有热度|巴士的点评

中国在疫情后的经济反弹力度,不如西方预期。美国等国家马上变脸,又唱衰中国经济可能崩溃。

我最近去了广州走一转,发现和出口相关的行业及内房业,的确叫苦连天。而高端消费也受压,但一般消费就十分火热。

我问一个广州传媒高层朋友,他怎样看当地经济?朋友笑着回答,他在星期日揸车出街,塞车塞得很厉害,他反问经济不好,为何这样塞车?

他更提到文旅产业,相当畅旺。他约了朋友在番禺长隆乐园酒店食饭,开车出来时,塞车塞了半小时才出到园区。番禺长隆有3000间客房,经常爆满,特别是国庆期间,房间更是供不应求,每间客房收费2000元以上,还要拜托长隆相熟的朋友去找房间,根本是一个卖方市场。相信珠海的新长隆乐园更加火爆。

广州朋友直言,如今内地经济好像冰火两重天,有些人感觉好差,也有些人感觉开始好转,人言人殊。他比较熟悉内地政府运作,认为政府不断推出撑经济的措施,表面上没有即时成效,股市升完一日就跌。但这些政策的功效,会慢慢反映出来,令经济见底回升。

或许看广州难免以偏盖全,可以看看美资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高盛集团首席投资官拉赫马尼近日在《巴伦周刊》发表文章,睇淡中国经济。拉赫马尼说预计今后10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增长速度将会降低,预计未来10年中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3.5%,并将每年下滑,10年后将降到2.5%的增长率。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接受《中国日报》访问时,却有不同看法。邢自强表示,中国经济已触底回升,8月和9月均有所改善,预计今年第4季度的增长将好于2、3季度。他们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为4.7%,明年为4.2%。如果中国能通过协调配合的财政货币政策,成功打破债务通缩风险,到2025年,中国的名义GDP增速将恢复到5%左右的健康区间。这将对外资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邢自强亦不担心中国会出现日本那种「失去的10年」。邢自强指出,尽管人们热衷于拿中国和90年代的日本相比较,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有更多的不同而非相似之处。例如,中国仍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而且中国的人均收入仍然较低,这意味着仍存在追赶效应,有生产率提升、价值链上移的空间。

此外,他表示,1990年之前日本的住房和股票市场的泡沫相当大,日本的住房市值占GDP的比重为550%。然而在今天的中国住房市值占GDP的比重只有7%。所以在所谓的泡沫风险上,中国不像日本当年那样严重。

美资对中国经济的看法都相当两极化。

中国经济有所谓3驾马车:出口、投资和内需。由于欧美经济放缓加上对中国打压,中国出口受压。但中国在力谷投资,1至8月,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4%,制造业投资增长5.9%。至于消费,中国人开始大量购物,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我比较看好中国内需,中国有14亿人,占全球人口18%,这14亿人消费起来,动力相当大,中国经济可以慢慢复苏。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