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楼价最难负担 香港冠绝全球|中环High Tea

全球楼价最难负担的地方,香港跑第一,而且连续十三年冠军,香港人最不想得到。

国际调查机构Demographia每年发表《全球城市楼价负担能力报告》,香港去年楼价较家庭年收入比率为18.8倍,较2021年23.2倍下跌近两成,大幅抛离名第二位、比率为13.3倍的雪梨。香港人长期挨贵租、挨贵楼,何来对生活有幸福感?

昨日有报道另一个调查,本地社企「香港开心D」委托东华学院护理学院及教育大学心理学系去年底调查,以10分为满分,在职人士开心指数只有5.15分,在职人口个人快乐指数略高,有5.62分。调查亦发现逾四成港人指工作「过劳」。上班一族工时长,生活失衡,当然不开心。

高楼价与工作过劳有关系吗?上述楼价负担计算法,是以香港楼价中位数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算出,去年比率是18.8倍,相当于18.8年不吃不喝才能置业,这数字较四年前缩短四年,也是自一六年以来新低,但低极仍接近十九倍,很难负担,长时间工作,相信是为了保住收入,可以交租或供楼,若楼价不下调至可负担水平,打工仔压力不会减,不会有幸福感,自然难言对政府有好感和信任。

楼价疯癫,最高兴只有地产商和代理。香港经历19年暴乱,三年多新冠疫情打击,经济下滑,但地产业屹立不倒,楼价纵下调,仍贵得惊人,代理舖位未有如03年沙士来袭时大幅关闭,原因何在?楼价超高,纵使售楼量跌,但只要有成交,代理佣金可观,何愁舖位租金!代理在黄金地段的存在数目,是对楼市未来评估的指标。

政府如何解开楼价高企不下这个死结?有学者说靠增加公营房屋,这说法不无道理。新加坡房屋问题不大,据全国2020年普查,近九成居民家庭住在自己拥有的房屋,约八成住在政府组屋,新加坡经验,要再说一次,非常值得香港学习。生活艰难,是社会动荡不安的种子,楼价高企不下,是滋养贫富悬殊。要解决高楼价问题,政府以新加坡为蓝本,增加公屋供应,可能真是唯一可行之路。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