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市长访问香港 目标就是南沙|巴士的点评

农历新年一过,广东省就动起来。广东省省委书记黄坤明于1月28日召开全省高质量大会,提出「再做一个新广东」的目标。2月12日,广州市市长郭永航率领广州市代表团访问香港,之后访问澳门。

广州团来港除了拜会特区政府和中联办之外,还调研了标志性国企、港企和外企,包括华润、保诚、太古和新鸿基、新世界等,希望和这些大公司有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另外也走访了香港科技大学,焦点就是南沙。

过去几年,南沙急速发展,以高等教育为例,香港科技大学是香港第一所在广州设立分校的本地大学,科大(广州)就在南沙区笃学路一号。科大在南沙区建校,南沙区的发展目标很明确,与高科技、高增值的产业息息相关。

就在广州市长访问团结束的翌日(2月24日),广州市政府发布《支持市场主体高品质发展促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措施》(简称《38条》),在9个方面推出38项措施,扩大需求,服务市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广州动起来,焦点是在南沙,走访香港,是希望和香港加强合作。

过去,香港盛行「本位主义」,认为一国两制赋予香港独特地位,而广东省各个城市,亦走在改革开放前沿,与香港直接竞争。口讲是兄弟,实际上不想和她们搞太多合作。

香港政府要换位换思维。香港的确独特,但也不要想得自己太独特。香港和大湾区内的各大城市,先要想的是如何合作双赢,而不是互相竞争。例如像南沙,是广州力推的发展地区。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讲的:「要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推动南沙打造高水平的开放平台。」香港根本就是应该和南沙一起,协助南沙加快对外开放,香港作为中间人也有得着。

换一个角度去想,如果外国中小企想去南沙发展,香港是否可以作为跳板?又例如外国的科技企业或人才想进入内地,香港和南沙是否可以一条龙式合作,吸引他们在两地同时落户,香港有体制优势,南沙有土地有人力,两地一齐揾食,互惠双赢。

未来十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届时南沙开发区也会是其中一个经济发展亮点。香港能够和大湾区各城市合作发展,用好自身优势,总有很大的双赢空间。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