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飘 - 关怀民众需要 通关愈快愈好|社论

社会一直要求尽快通关,其中工商界呼声最响,他们希望尽快恢复两地工贸活动交往,以提振经济,但有一批人,声音较少,但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疫下有家归不得,两地政府在加快研究通关时,必须关顾这批少数人士与家人团聚的需要。

本报报道,来港读书并留下工作的「港漂」,有人为回乡探亲,不惜在内地被连续强制隔离二十八天,因而被吓怕,即使想家,但不想再被隔离,一直等免检疫通关,等到「望穿秋水」。亦有「港漂」离家三年,因入境内地检疫日数长,三年不见父母,只以微信沟通。由此可见,疫情下两地不通关,不单止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隔绝两地民众团聚的问题。

其实,香港有不少跨境婚姻,过去三年因未能通关,大大影响了跨境家庭共聚。
  现在两地仍有疫情,但重症和致死率偏低,通关大有需要,当中涉及民情所需,亦涉两地亲属的幸福感,两地政府一旦决定免检通关,须顾及他们的需要,每日设立合理比例的配额,以体现关顾民众的精神。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