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中国辩证地慢慢复常|巴士的点评

内地十一月十一日公布二十项防疫优化措施,意味内地防疫政策有重大变化,惹起外界关注。

总括二十条措施,大方向是对外略为放宽,对内放宽较多。由「7+3」变成「5+3」,对外地入境中国者,缩短两日隔离,但最后三天的居家隔离,此前可以外出,但现在不能外出。内地朋友说,现在回国后不能外出天数反而增加了一天。不过,对入境旅客而言,本已不能居家隔离,的确是减少了两天的隔离。另外,新措施容许闭环活动,未来搞展览等活动,可以闭环进行。所以对外亦算有宽松。

但对内宽松较大,不再界定「次密接者」,大大减少要隔离的人群。相关部门解释,每十万个次密接者中,只有三点一个确诊,不隔离次密接者,是一合理安排。另外,禁止管制层层加码、严禁随意封控,大大增加跨区流动,对跨省跨地商务及旅游活动,大有裨益。对内放宽幅度较大。

总结,二十项防疫措施是中国踏出复常的第一步。不过,如何解读新措施,仍人言人殊。因官方强调这既不是放松,亦不是「躺平」,仍坚持动态清零。

据《人民日报》十一月十四日以「仲音」名义发表题为《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的评论,文章基调是继续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疫情不反弹。如何解读内地政策是松是紧,有一定争议性。我觉得可以总结几个方向:

第一,大方向复常。内地政策,可在官方报道的细节看到苗头。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一起出访印尼,步下飞机舷梯时,两人没戴口罩。官方媒体发布彭丽媛出席G20峰会领导人配偶活动时,亦见到所有参与者都没戴口罩。这些消息在内地传播,是一个清晰复常信号。

另外,看内地政策,要看各部门执行方向。文旅部发通知,放宽跨省旅游经营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即两者不挂钩。另外跨省旅客搭乘交通工具,只需四十八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消息发布后一小时内,内地旅游产品搜索量大幅上涨600%,政策显示跨省旅游及商务活动一个复常路径。

第二,步伐太快会出乱子。或有人问,为甚么内地步向复常,即使慢慢地,《人民日报》仍发表文章坚持基本防疫政策?

中国大、人口多,有独特国情,复常不能走得太快,以免生乱。即使走小步,有些地区出现小混乱。如石家庄市,在二十项措施生效后,宣布取消一星期两次市内全员核酸检测,出入公共场所的绿码,也不再要求做七十二小时内核酸检测。政策调整,政府亦缩减免费核酸检测点。不过,很多私营企业仍要求员工一周两次核酸检测,结果民众仍有大量的检测需求,但政府缩减了供应,就出现短缺问题。从石家庄的例子,即使政府稍为放宽,也要时间调整。

另外,内地颁布新措施后,部份民众担心政府快速放宽所有控疫政策,涌去购买血氧计以至呼吸机,可见不少人担心放宽防控太快,疫情会大幅扩散。内地实施新措施后,由于新冠变种毒株Omicron传播力太强,料未来很难全面清零,内地要开始慢慢适应有低度感染的日子。中国复常的路,比较缓慢而曲折,在矛盾中前行。或许这也符合辩证法「正、反、合」的哲学思想。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