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 首相之争|油尖多士

九月初,英国保守党将在外交大臣卓慧思(Liz Truss)与前财政大臣辛伟诚(Rishi Sunak)选出新一任首相。

外交部和财政部,加上内政部,是首要三大部门,尤其是前两个部门,战后历任首相之中,伊登、麦美伦、卡拉汉、马卓安、白高敦,包括现任的约翰逊,都出身外交部或财政部,只有文翠珊是内政大臣。

英国通胀飙升,国民首先关心钱的问题,从牌面上,辛伟诚似乎看高一线,他像一个英国年轻版的奥巴马,从阅历上看,也是同一类扶摇直上的精英,显得很有魅力,也喜欢做亲民骚,试过在餐厅捧餐,为路人制造惊喜。但是奥巴马一上台,美国爆发金融海啸,量化宽松的「威力」至今犹存;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也深藏隐患,使美国影响力不断衰落。

辛伟诚是过去十多年来全球化精英的典型,至今仍寄希望于低通胀的回归,世界回到疫情之前。对比辛伟诚,卓慧思有一丝戴卓尔夫人的影子,此时此刻提出立即减税,称国民不能再等,两年后英国面临大选,苏格兰明年又要公投,时间很紧逼,和戴卓尔夫人一样,她对民生的感受,不似辛伟诚般离地。

英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危机,其实地缘政治因素更为密切,尤其是俄罗斯乌克兰的战争,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其实是血肉相连,无从切割,一般民众或无法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同样考验全国保守党议员。当年戴卓尔夫人成功扭转颓势,有赖在国际政治上拥有最坚定的盟友,但这件事,卓慧思只能碰运气了。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