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飘 - 抗疫设施退场策略 须兼顾社会需要|社论

为抵抗第五波疫情,在中央援建下,本港短时期内筑成多个社区隔离设施和方舱医院。近日疫情拾级而下,须隔离的市民和治疗的病者均大为减少,令相关的抗疫设施进入备用状态。港府提出,会集中使用两三个社区隔离设施,目的是节省资源,同时将部份隔离酒店转作检疫用途,应付回港者的隔离需要,都是合理的处理方法。中长期而言,当局须为制订一个妥善的退场方案。

社区隔离设施和方舱医院都占用了暂时未使用土地资源,同时聘用不少临时人员营运。但长远而言,每一幅土地都有其规划发展的目的,需要复常使用。当然,现在不能贸然把这批得来不易的抗疫基建还原,因为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变种,或会在今年秋冬两季引发第六波疫情,届时抗疫设施就对社会安全,十分重要。短期而言,抗疫设施应处于「备战」状态。

中长期而言,营运过多抗疫设施,不符合成本效益,如何保留?善加使用,现在要开始思量。有立法会议员建议,把部份位于市区的方舱医院改为过渡房屋,协助㓥房户摆脱恶劣的居住环境,甚有启发性。当局要研究退场方案,除了按疫情发展决定某些设施的去留,也可延用部份,以应对社会急切的需要,转为过渡房屋,变成优质版的「临屋区」,值得研究,只要合乎公众利益,何不善用之。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