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假如香港像躺平的美国…… - 卢永雄
香港走入疫情困局,多多少少也受Omicron病毒就是大号流感和鼓吹香港要考虑躺平的思想影响。
美国就是一套躺平式电影,让大家率先看到结局。即使美国还未算是躺得最平的西方国家,只是半躺平状态,已经造成大量国民的死亡。香港想学习美国躺平,请先想想能否接受美国这样的后果。
美国东岸因为疫情稍稍平复,多个州份宣布取消在室外和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的规定。而美国南部和西部,疫情仍处于高水平。德国媒体《德国之声》报道,当大家以为Omicron症状轻微,不用担心的时候,美国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高得令人咋舌,全国每日有二千五百人死于新冠病毒。两年以来,美国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累计达到九十五点五万人,不用一个月,死亡人数就会超过一百万。
《德国之声》指出,很多人以为Omicron变种病毒相对温和,所以死亡病例不会随著感染数字激增而激增。但事实上,美国死于Omicron的人数已经多过Delta变种病毒所带来的,还未计美国现在比Delta流行时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
我插入和香港的比较。美国一个月因新冠病毒死亡约七万五千人,等于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三,若香港学足美国,同样爆疫,同样躺平,按人口比例,香港一个月会死一千六百八十人,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相信没有香港人够胆出来说可以接受。
顺带一提,有评论说每年的流感也会死人,但我翻查了过去几年香港的因流感死亡的人数,一年只是一百至三百多人不等,即每月约十人至二十多人。Omicron在美国带来的死亡率,绝对远高于一般的流感。
《德国之声》为美国Omicron流行,造成很多人死亡,提出两个原因。第一是疫苗接种率偏低。美国只有百分之六十四的人完成接种两剂新冠疫苗,接种了第三剂加强剂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七。而德国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已完成两剂接种、五成人接种了第三剂加强剂。而美国属于高危群组的人,即六十五岁以上的人,还有百分之十一的人未完成两剂接种,有百分之四十二的人未接种第三剂加强剂。《德国之声》认为疫苗接种率不够高是美国死亡率高的主因。
我又插入和香港的比较。香港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人占总人口百分之六十八点八,略高于美国的百分之六十四,但完成第三剂接种的,只有百分之十八点五,远低于美国的百分之二十七,而香港六十岁以上的高危群组的接种率未完成接种两剂疫苗高达百分之四十一点五,比美国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只有百分之十一的人未完成两剂接种多很多。如果香港出现像美国的大流行,恐怕会比美国死得人多,特别是接种率低的老年人!
第二是低收入人群的基础病。《德国之声》指出,美国人有超高的肥胖率和糖尿病,是导致很多人因新冠病毒的另一原因。美国有三千七百万人患有糖尿病,占全国人口十分一以上,在西方发达国家居首。美国愈低收入的人群,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愈高,新冠病毒对美国草根阶层的杀伤力很大。香港有七十多万糖尿病患者,和美国一样占人口的十分一。加上香港此前有很多反对打疫苗的言论,令到很多有基础病的病人,都不敢接种新冠疫苗。香港这方面的情况一点也不比美国好。
看完《德国之声》的报道,知道Omicron病毒不是大号流感,而美国死亡率高和打疫苗人数不够多及糖尿病等基础病者较多有关。但比对香港接种疫苗数字,比美国更差。若有同样的大流行,恐怕会死得人多。
美国的疫情高峰期,单日有超过一百万人染疫,等如每日有约百分之零点三的人口确诊。香港如果也去到这种疯狂爆疫的状况,每日就会有二万二千四百个确诊个案,若有百分之九是六岁以下的幼童,即每日有二千零一十七个幼童确诊,香港爸妈即使轻症也想送仔女入院,医院每日预备要收超过二千个病童,香港的医疗体系不崩溃才怪。
香港那些躺平论者,不从数据出发,只凭感觉推论,会误导很多市民。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昨日主持「万众一心 合力抗疫」会议,他在会上强调,抗击疫情最宝贵的是信心,最重要的是团结,最逼切的是行动。
我有信心香港社会团结在快速清零的目标下,马上行动,最终必可成功。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最Hit
油麻地烘焙店变「面包界Hermès」?入店前先排队再「逐个放人入去」 网民猜测1原因咁做
2025-11-14 15:15 HKT
屯门七旬翁帮朋友修理窗框 失足堕楼当场死亡
16小時前
九旬婆婆北区医院大堂弹琴 路人伴唱《万水千山总是情》 网民大爆婆婆猛料身世|Juicy叮
2025-11-14 13:32 HKT
洪天明承认周家蔚多次提离婚 流男儿泪指太太「可以得到更好」 自嘲冇吸引力惹飞来蜢
2025-11-14 11:00 HKT
35岁「变装皇后」宣布离巢TVB 患先天性心漏病 户口曾剩3位数要问妈妈借钱过活
2025-11-14 14: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