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列家居隔离指引 带领公众打疫战 - 李一飘
鉴于外地的Omicron疫情以几何级数式爆升,香港的疫情亦将循此路径发展。过去两天本港日均染疫个案达三百多宗,若这趋势持续下去,不久确诊人数将令医疗体系难以负荷。由此之故,防疫官员近日放口风,指香港将推行家居隔离。这是逼不得已的做法,公众不情愿,也得接受。推行之前,当局须订清晰指引,甚么处所才适合,就算适合,也要教导市民如何照顾确诊者,以免家居隔离变成家庭交叉感染。
综合当局初步说法,㓥房或者要共用厕所等设施的处所,不适合家居隔离,只有独立环境作家居检疫,才较稳妥。此外,一旦大厦发生垂直或横向传播,引起群组爆发,也不会安排家居检疫。至于哪类染疫人士适合家居隔离,料是打了针人士、年纪较轻、无慢性疾病、病征轻微等等。外国的经验显示,感染Omicron者,不少人病征轻微,有人会自行康复,只有毒性强的Delta感染者例外。
目前疫情发展速度之快,家居隔离将无可避免,当局要公众配合,须详细解说,列出指引,如处所的要求、受隔离者与家人的互动方式、如何加强家居清洁、怎样定时量度体温、何处领监测手带,甚至应否开窗或启动抽气扇等等,好让市民遵从,以发挥家居的作用,亦保护邻居安全,让公众上下一心抗疫。
李一飘
综合当局初步说法,㓥房或者要共用厕所等设施的处所,不适合家居隔离,只有独立环境作家居检疫,才较稳妥。此外,一旦大厦发生垂直或横向传播,引起群组爆发,也不会安排家居检疫。至于哪类染疫人士适合家居隔离,料是打了针人士、年纪较轻、无慢性疾病、病征轻微等等。外国的经验显示,感染Omicron者,不少人病征轻微,有人会自行康复,只有毒性强的Delta感染者例外。
目前疫情发展速度之快,家居隔离将无可避免,当局要公众配合,须详细解说,列出指引,如处所的要求、受隔离者与家人的互动方式、如何加强家居清洁、怎样定时量度体温、何处领监测手带,甚至应否开窗或启动抽气扇等等,好让市民遵从,以发挥家居的作用,亦保护邻居安全,让公众上下一心抗疫。
李一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