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旧工厦暗藏勾当须大扫除

  本报今天独家报道揭露,违法水烟私窦在各旧区工厦如雨后春笋,吸引不少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光顾,即使反吸烟的条例列明不准在室内吸烟,但水烟私窦经营者和顾客明知故犯,皆因不少工厦,尤其在旧区楼龄高的,物业管理相当松弛,等同无王管,故此,被水烟私窦、派对房间、赌档、私房菜等租用,甚至给不少人当作住宅居住,还有更多严重如贩毒和经营赌档等非法勾当,反映部份工厦问题多多,当局必须正视。
  本港工业北移多年,工厦用途亦开始转变,政府亦容许部份合规格的工厦活化,摇身一变之后,成为创意文化工作坊聚集地,涌现画廊、摄影室、演艺室等新场所,都是工厦朝向正面的转型。然而,同一时间,不少工厦,尤其是老旧的建筑,由于环境问题,未能吸引创意文化业租用,租金便宜,沦为不法份子的租用场所,就以派对房为例,在疫情之下,闭门招待多人,违反限聚令,随时变成爆疫温床,即使警方不停巡视,依然扫之不尽,其他更隐蔽的非法活动,更不在话下。
  不要轻视旧工厦龙蛇混集的现象,不同违例场所经营者闭门胡作非为,缺少守法意识,容易酝酿各种风险,包括病毒交叉感染、火警,以至其他不法勾当,各区警方应与旧工厦的管理公司联系,加强沟通,一旦发现有可疑租客,就要多加巡查,消除不法活动于萌芽阶段,也阻止严重事故发生。
李一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