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外佣荒民生大事 须全盘纾解

  本报昨天独家报道指出,近一年来平均每月约有一百名雇主投诉,家中的外佣表现差劣疑博炒,引起广泛的关注,凸显外佣持续供不应求,致令不少家庭饱受无良外佣的困扰。作为监管部门的劳工处回应传媒查询时,揭露有关问题比想像之中严重,原来涉及部份外佣中介公司从中教唆;换言之,外佣出尽法宝跳工,有幕后的推手,双方从中瓜分得益,令人愤怒。政府不应视这个为单一的劳工问题,必须长远缓解外佣荒的问题,才能从根本消除中介公司与外佣合谋的劣行。
  外佣扭计跳工一次,就获旧雇主补一个月薪金兼回菲机票,由于长期工等人,外佣很快又揾到工,再博炒一次又可以再掠水一次,中介从中分享,十分和味,更有中介公司涉嫌以奖金利诱外佣不断跳工,从中掠水。根据劳工处的统计数字,由今年一月至八月接到一百二十多宗投诉,涉中介公司教唆外佣跳工,已就每宗投诉展开调查,包括派人家访,处方强调任何中介公司违反有关的实务守则,除了可以作出警告,劳工处处长会考虑撤销牌照或拒绝续牌。然而,受害的雇主有增无减,但却从未听闻有中介公司受罚,对雇主极之不公平,也间接纵容不良中介公司与外佣一起横行无忌。
  为了起阻吓作用,劳工处在查明一些严重违反守则的个案后,必须高调执法并公布惩处结果,以杀一儆百。除此以外,必须提出治本方法,制定一个中长期的政策,在疫情不知何时了的情况下,一方面开拓外佣来源,另一方面以加强照顾在家长者和幼小,作为一项新的纾解民困政策。
李一飘



更多文章